第一財經: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試驗擴圍,為何選擇青島西安武漢杭州
第一財經: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試驗擴圍,為何選擇青島西安武漢杭州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發布時間:2021-02-08
國資委主任郝鵬日前在《求是》雜志撰文指出, 在深入推進上海、深圳、沈陽三地綜合改革試驗(下稱“綜改”)的基礎上,配合實施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將青島、西安、武漢、杭州等地納入綜改范圍。
梳理發現,新一批試點城市改革措施各有側重,具有區域特色。作為鼓勵基層創新、深化國企改革的新舉措,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進一步擴圍提效,將以點帶面推動全國的國企改革。
配合實施國家重大區域戰略
國務院國資委1月18日舉行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暨地方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會議。會議明確了2021年國企改革時間表、任務書,其中推動區域性綜改再提效也被列入2021年的改革重點任務。
會議要求,第一批綜改地區要結合三年行動進一步深化綜改措施,著力打造綜改“升級版”。第二批綜改地區要突出區域特色,堅持問題導向,扎實做好綜改方案制定實施工作。要更加注重完善配套政策,促進駐地央企與省、市國企聯動改革、協同發展。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分析,綜合改革是今后一段時期內國資國企改革的一個重要推進方式,目的是在總結多年來單項推進改革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爭取同時在國資國企改革的多個領域取得集成性改革成果,讓多項改革之間能夠充分發揮協同作用。
上海康智咨詢總經理佟虎表示,從國企改革“十項試點”到“雙百行動”,再到區域綜改,一脈相承,改革在進一步深化。綜改地方上大膽嘗試,勇于創新,積累經驗,帶動全局的改革,是當前多措并舉推動國企改革的新舉措。
這次將青島等四地納入綜改,是在第一批綜改基礎上,將綜合改革進一步擴圍,符合國資國企改革“先小范圍試點,然后擴大試點范圍,最后全面推進”的改革思路。
在試點選擇上,兼顧了東中西部地區,力圖在不同區域、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產業結構環境下,探索積累綜合實施國資國企改革的經驗,為今后進一步全面推進綜合改革打下扎實基礎。
國資系統一位權威人士介紹,試點的選擇還有著配合實施國家重大區域戰略的考量,這幾個城市在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區域戰略中處于關鍵地位。
以點帶面推動改革
2019年7月,經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上海、深圳“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和沈陽國資國企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專項工作正式啟動。
國資委表示,開展綜改試驗是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新舉措,對于鼓勵基層創新、全面推動國資國企改革“1+N”政策在試驗區落實落地,增強國資國企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以點帶面推動全國國資國企改革具有積極意義。
按照改革計劃,綜改區域要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到2022年努力打造成為黨的領導堅強有力、國資監管科學高效、國企活力充分激發、創新驅動不斷增強、全面落實國家戰略的國資國企改革高地。
開展綜改試驗的目的是以點帶面推動全國國資國企改革。劉興國表示,綜改試驗將對全國改革產生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直接推動試點所在地國資國企改革的深化推進;二是借助改革試點的暗示效應,對其他地區國企改革的深化推進產生方向性影響,會引導地方國資委及國企圍繞試點的重點方面,進一步深化推進本地區、本企業的改革。
當前,上海、深圳、沈陽的綜改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以深圳為例,2020年,深圳市屬國有經濟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2.3%、9.9%、5.3%;在深納稅414億元,同比增長6.8%,大幅高于央企和主要地方國企平均增長水平。
深圳市國資委介紹,經過一年的持續推進,深圳國資重組整合“1+N”方案得到全面實施,交易集團、環境水務、重大產業投資、深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中資陽光采購交易平臺等企業組建重組工作已經完成,77.8%的國有資本集聚到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為主體、金融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兩翼的“一體兩翼”領域。
四地的國企改革將有哪些突破?
據國資委網站消息,國資委1月13日組織召開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視頻座談會。上海、深圳等第一批綜改區作典型經驗交流,浙江杭州、青島等第二批綜改區和招商局集團匯報改革思路和方案制定情況。
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在上述座談會上強調,第二批綜改區要做好謀篇開局,按照方向要準、思路要清、魄力要足、措施要實的要求,制定完善實施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推動綜改順利開展。
新一批綜改試點,又將重點關注國企改革哪些關鍵領域?梳理發現,各地的改革措施各有側重,具有區域特色。
據青島市國資委介紹,青島開展綜改以國有企業家隊伍建設為特色,探索“堅持政治標準、依法規范治理、培育企業家精神、落實物質利益原則、完善體制機制保障”獨具地方特色的國有企業家隊伍“五位一體”建設模式,爭取形成在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青島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劉子玉表示:“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最根本的還是要有一支能夠在市場經濟大浪中勇敢搏擊、勇立潮頭的優秀企業家隊伍。”由此看來,優秀企業家的培育是當下青島國企改革的重點和關鍵。
在國資監管方面,青島發布了全國國資系統第一個管資本轉變國資監管職能規范性文件《青島市國有資本管理暫行辦法》,落實出資人監管權、企業法人財產權、經營自主權,管好資本放活企業,充分保障企業市場競爭主體地位。
青島市國資委原副主任臧毅杰曾表示,目前青島國企上市是短板,只有10戶,與省內其他地市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為了盡快追上差距,青島市國資委也制定了3年國企上市計劃,爭取到2022年,將現有的10戶上市國企,達到30戶左右。通過運用多種手段、多種途徑,將企業送到上市平臺。
在武漢,混改和重組是國企改革的重頭戲。去年9月以來,武漢市國企密集重組整合,新一輪國企改革拉開序幕。此輪國企重組,武漢堅持市場導向、業績導向,從當前重組情況來看,主業相近的企業被集中起來,主責主業進一步聚焦,避免了同質競爭。
武漢市國資委主任陳祖信公開表示,武漢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分類推進整合重組;鼓勵國企“走出去”,積極推進區域化布局;引導國有平臺企業向城市綜合運營服務商轉型。
他還特別提到,加快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重點推動競爭類企業上市;合理設計優化混合所有制企業股權結構;推動混合所有制企業深度轉換經營機制,支持對國有相對控股企業依法實施更加市場化的差異化管控。
西安的改革措施更加強調了提高效益、防范風險等議題。西安市國資委1月19日召開該市國資系統2021年工作會議指出,開展綜合改革試驗,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特別提到了加大增盈工作力度,在提高企業效益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加大投資建設力度,在服務城市發展上取得突破性進展;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在守住風險底線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等。
杭州作為市場經濟重鎮,持續提升企業活力成為改革的目標之一。杭州市國資委主任王希日前在該市國資工作會議上指出,加快構建全市國資監管“一盤棋”大格局,不持續提升國資監管的權威性和國企改革發展的活力,為奮力展現“重要窗口”的“頭雁風采”做出國資國企更大努力和貢獻。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