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來看!“基建狂魔”如何打好“綠色”牌,走好“轉型”路?
新華社:來看!“基建狂魔”如何打好“綠色”牌,走好“轉型”路?

文章來源:新華社 發布時間:2021-05-10
新華社北京5月10日電 記者近日在蘇浙滬等地調研了解到,作為知名的“基建狂魔”,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交集團)在推動各地鄉村振興、流域治理以及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等工作中進行了有效探索。
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落腳點”
走進上海市奉賢區青村鎮吳房村,看到的是一幅綠田粉墻黛瓦、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是什么讓這個曾經戴著貧困“帽子”的村落脫胎換骨?
據了解,吳房村是上海市第一批規劃建設的9個鄉村振興示范村之一。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簡稱中交上航局)于2018年9月進入吳房村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項目,通過對吳房村房屋改建、道路橋梁、河道疏浚、景觀綠化及管網管路等的建設,打造以農業為基礎,文旅休閑為鏈接,效益共享的都市田園鄉村生活示范區。
中交上航局上海交通建設總承包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溫弢說,吳房村鄉村振興示范項目為當地農民增收了“三金”。一是租金,將農民閑置的房屋收儲,并轉租給企業經營;二是薪金,鼓勵農民就地就業,例如從事保安、保潔等工作,按勞取酬;三是股金,項目方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幫助當地特色產業如黃桃等打開銷路,實現分紅。
青村鎮黨委書記陳建國表示,目前,村里已入駐企業20余家,已注冊企業88家,主要以農創文旅、親子研學、智能制造、醫療康養等行業為主,2020年企業實現納稅過億元。
探索“水草互養”的生態治理新模式 推動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嘉興南湖受客觀因素影響,水生態環境日益惡化。2020年10月,中交上航局承建了嘉興南湖水環境修復項目。通過“以水養草”“以草養水”的生態修復理念,系統解決水體渾濁、水生態系統脆弱等問題,形成環湖連通綠廊,在南湖水底打造“水下森林”,營造優美水岸一體景觀帶。
數據顯示,2020年中交上航局新簽水環境業務項目合同額達到81億元,占全年新簽合同額的26%。
中交集團黨委副書記劉翔表示,將發揮多年積淀的江河湖海治理優勢,在環保類項目建設中針對生態環境作出統籌考慮、整體治理、綜合施策。
2020年10月,中交上航局承建的長三角區域內首座跨省級行政區人行橋——吳江慢行景觀橋正式落成,將元蕩湖濕地景觀與環湖綠道對接,同時連接蘇州吳江區和上海青浦區,實現蘇滬兩地可“步行直達”。此外,吳江美麗鄉村群項目集鄉村改造、文旅、養生、農業產業等于一體,項目范圍約22.19平方公里,覆蓋多個行政村,旨在打造長三角一體化鄉村振興樣本。
轉型攻克環保技術難題
記者在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施工現場了解到,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承擔了本次花博會的主要建設任務,包括生態水系、市政配套、三大展館、景觀綠化、小鎮客廳等多個建設內容,占花博會項目總投資的80%。
花博會項目部創立蔡曉男博士水生態及景觀構筑物技術創新工作室,探究沉水植物水質凈化的作用機理,并將研究成果投入園區37萬平方米水域現場實施,實現園區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水體感官透明度大于1.5米。
此外,作為土木工程專業博士,蔡曉男在仿生鋼結構及PTFE膜的安裝工藝、空間扭轉曲面木紋清水混凝土建筑施工新技術等領域也取得重要成果。
據悉,中交三航局為強化綠色產業發展,積極研究水環境治理、土地污染治理、園林綠化以及海上風電等業務。并組建南通海洋公司,專門成立重慶生態研究院等,為生態環保業務轉型不斷賦能。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