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用群眾“滿意指數”檢驗供電服務成效
經濟日報:用群眾“滿意指數”檢驗供電服務成效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21-06-30
“用戶是產品和服務的最終評判者,要用群眾的‘滿意指數’檢驗供電服務的成效”。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踐行群眾路線,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以人民滿意為標尺,主動挖掘用戶潛在需求及用電“痛點難點”,引領用電服務的“供給側”改進,全面滿足用戶對美好生活的能源電力需求,努力譜寫“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新篇章。
今年以來,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精心部署、有序推進、見行見效,策劃8個“我為群眾辦實事”專項活動、實施184項專題實踐計劃、開展2690項先鋒行動計劃……同時結合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的實際和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點工作,將經濟特區發展史與南方電網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因改革而強的企業成長史融入學習教育之中,以“三學三宣一活動”為重點,強化時代元素、特區元素、央企元素,精心設計群眾喜聞樂見、便于參與的36項宣傳教育活動,生動反映了企業生產生活新氣象和精神新風貌。
近日,深圳全戶內半地下變電站——220千伏廟西站投產,總建筑面積9632平方米,新增主變容量48萬千伏安。廟西站所在的車公廟片區,是深圳福田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高度集中的區域,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占全區五分之一以上,電力負荷密度大且供電質量要求高,廟西站投產后將大大緩解車公廟片區的供電壓力。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如何推動電網與城市發展相融合,盡可能節約土地是電網建設必須解決的難題。為加快建設匹配“先行示范區”發展的堅強電網,進一步做強主網、做優配網,以堅強電網保障用戶用電可靠性,深圳供電局將“融入雙區建設、加快電網建設”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專題實踐活動之一,千方百計化解電網項目落地等“老大難”問題,廟西站投產正是此活動成果的體現。
統計顯示,“十三五”規劃以來,深圳供電局緊緊把握深圳經濟高速發展特別是“雙區”建設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需求,新增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41座,新增主變容量1878.2萬千伏安,完成電網投資269億元,是“十二五”規劃的1.6倍,建設規模相當于再造了一個300萬人口的大中等城市電網,為深圳長足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目前,深圳2020年全口徑客戶年平均停電僅為24.6分鐘,較“十三五”初期的2016年下降86.3%,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為更好地服務和融入深圳“雙區”建設,深圳供電局“十四五”期間計劃投資470億元、投產96座變電站,形成“五交三直”的受電網絡和北中南三大主干送電通道的500千伏日字形環網結構,加快建成比肩世界一流城市的深圳城市電網,支撐深圳客戶年平均停電時間實現2025年低于10分鐘的目標。
為支撐和推動深圳產業的高端高質高新化,滿足高供電可靠性、高電能質量的用電要求,深圳供電局在總結福田高可靠性示范區建設經驗基礎上,結合城市區域發展規劃及功能定位,選取了南山高新南等7個區域開展高品質供電引領區建設,致力于打造世界先進智能配電網,為客戶提供高可靠性供電服務。預計2021年將建成后海商務總部引領區,其他6個區域計劃于2022年9月建成,建成后客戶平均停電時間將小于5分鐘。
積極融入和服務“新基建”是“雙區”建設的必然要求。為全力滿足深圳“新基建”項目用電需求,深圳供電局制定并實施《“新基建”供電保障工作方案》,設置市區兩級專人專班為在建工程提供點對點、一站式服務,進一步精簡資料、優化流程。2020年,深圳供電局共完成5G基站直供電改造5541單,每年為5G運營商節約用電成本約1.2億元,全年完成“新基建”項目用電接入7073單,總容量達110.83萬千伏安。
深圳供電局將繼續做好“新基建”配套規劃供電方案研究,滿足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基站、大數據中心等負荷接入需求。以保障5G基站供電為例,預計“十四五”5G基站新增用電量約16.5億千瓦時,深圳供電局將通過5G供電服務專項機制、實施綠色通道報裝、推動5G基站轉供電改造為直供電、配合開展降用電成本工作、主動服務5G基站運營及建設單位、積極開展5G在電網側應用研究等手段,保障5G基站用電接入,為“新基建”注入澎湃電能。
【責任編輯:張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