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媒體觀察 > 正文
        經濟參考報:創出新局 改出活力——國企高質量發展述評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  發布時間:2022-06-27

        ▲2021年12月24日,國家重點工程、西部大開發優化能源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的戰略工程——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大壩填筑至2875米高程。

        ▲2022年3月18日,國家重點工程、西部大開發優化能源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的戰略工程——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最后一臺機組完成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圖為中國海油所屬中海煉化惠州石化煉廠5G智能巡檢機器人。資料照片

        從優布局調結構、經濟效益穩步增長,到把科技創新作為頭號任務、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積極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國有企業發生的根本性、轉折性、全局性的重大變化。

        國有企業高質量成色更足、空間更廣的背后,離不開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化。據記者了解,2020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啟動以來,國資國企全面推進、多點突破,改出活力效率,預計今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主體任務。

        進退有據 發展空間廣闊

        一邊是陸續將航運資產和煤炭資產等無償劃轉,全面退出小容量、高能耗煤電機組,一邊是先后成立多家子公司,積極探索和發展健康養老、燃料乙醇、大數據、檢驗檢測和生態環境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進退之間,曾經主要投資開發電力、煤炭、港口等傳統基礎產業為主的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如今戰略性新興產業利潤占比達到18%。

        基金是重要“抓手”。截至2022年5月,國投集團基金管理規模合計2113億元,基金投資項目850多個,累計投后上市項目229個(含科創板掛牌105家),基金投資項目主要集中在高端裝備與智能制造、醫藥醫療、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信息技術、清潔能源等領域。

        南方電網公司圍繞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加強業務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持續加大電網和“兩新一重”建設投入,投資規模連續六年穩定在千億元以上。

        讓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牢固,讓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更加廣闊。黨的十八大以來,國資國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攻克制約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弱項,加快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讓資源配置效率持續提升、服務保障國家重大戰略更加有力。

        這是一場力度前所未有的“騰挪”——

        先后有26組47家央企按市場化原則實施重組整合,中央企業數量從十年前117家調整至97家;深入開展瘦身健體,全面完成“僵尸企業”處置和特困企業治理;新興產業投入從2017年不足7000億元到2021年超過1.3萬億元,年均增速超過20%。持續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目前中央企業擁有境外機構和項目超過8000個,資產總額近8萬億元……

        這是一張讓人振奮的“答卷”——

        截至2021年底,全國國資系統監管企業資產總額達到259.3萬億元,比2012年底增長2.6倍。進入世界500強的國有企業從2012年的65家增長到2021年96家,在船舶、鋼鐵、能源、建筑、水運、裝備制造等領域打造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行業領軍企業。

        頭號任務 創新動能強勁

        百年變局下,科技創新是“關鍵變量”,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動能”。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把科技創新作為“頭號任務”,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數據顯示,十年來,中央企業建成了700多個國家級研發平臺,7個創新聯合體,累計投入研發經費6.2萬億元,年均增速超過10%。2021年底,擁有研發人員107萬人,比2012年底增長53%。

        實施年度考核加分、研發費用視同利潤加回、資本金注入、工資總額單列;推行軍令狀、揭榜掛帥、賽馬等機制;啟動“科改示范行動”,加快培育一批國有科技型企業改革樣板和創新尖兵……國務院國資委的創新政策“工具箱”也不斷上新,企業應用場景更加豐富。

        例如,南方電網公司實施“揭榜掛帥”“賽馬攻關”等管理模式,賦予科技項目負責人充分自主權,組建聯合實驗室和國家級創新平臺,努力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

        破解專家一評定終身,中國海油研究總院在科技人才發展改革中,按照專家“在聘”“在研”“在崗”三個維度開展綜合評價,年度考核結果確定專家專項獎勵額度,任期考核結果確定專家“去留”,排名后20%將被淘汰,促使專家“評”上之后履職盡責、發揮作用。

        多方合力之下,企業的創新創造潛能得到了有效激活。

        從集成電路、5G通信,到高速鐵路、大飛機,再到發動機、工業母機,國有企業聚焦自主可控,大力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有效填補多領域空白。

        以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測、北斗導航、5G應用、國產航母等為代表的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成果競相涌現,港珠澳大橋、白鶴灘水電站、深海一號油氣田、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等一批標志性重大工程接連落地……在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國有企業發揮了國家隊作用。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對我國的產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國有企業一定能夠抓住機遇,加快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入“深水區” 改革破冰破局

        從一名鉆井平臺經理“變身”為“一體化和新能源事業部”副總經理,“85后”干部安海洋“奔頭”更足了。

        這樣的機會得益于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破冰破局。一年前,他所在的中國海油下屬企業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全面推行“兩制一契”(對經理層實施聘任制、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創新舉辦“年輕干部選聘專場”,一次性選拔年輕干部14名。

        2021年底,中海油服各直屬經營單位班子中35歲左右年輕干部占比提升至19.4%。“改革打破了選人用人常規,年輕干部不斷涌現,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充滿活力。”安海洋對未來信心滿滿。

        競聘上崗不是終點。如何充分激發員工的活力和創造力?還要從激勵和約束機制上下功夫。

        保利集團深化工資總額分類管理,堅持以績定薪,全員績效考核覆蓋率已達到100%,收入差距倍數達2.97。同時,指導子企業結合實際開展了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科技型企業崗位分紅、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項目跟投等各類中長期激勵。截至目前,各類中長期激勵計劃覆蓋81戶子企業。

        以三項制度改革為牛鼻子,國資國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斷向“深水區”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更是吹響了改革“沖鋒號”,取得了重大突破性進展——

        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企業獨立市場主體地位從根本上得到確立;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分別超過70%和54%;上百家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200個科技型企業實施了股權和分紅激勵……

        大刀闊斧的改革,有力破解了一批體制機制障礙,有效解決了一批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改出了新活力、改出了高效率、改出了好機制。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下一步,國資國企將繼續向縱深推進改革,調整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不斷完善市場化機制,充分激發企業活力和效率,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更好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和戰略支撐作用。

        【責任編輯:溫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v高清在线观看| 无码的免费不卡毛片视频|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人妻AV中出无码内射|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狠狠躁狠狠爱免费视频无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高清免费|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蜜桃|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超碰97国产欧美中文|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 中文 在线 日韩 亚洲 欧美|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 无码区国产区在线播放|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日韩成人无码中文字幕| 在线看片福利无码网址| 一级片无码中文字幕乱伦|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最近2019中文字幕免费直播 | 无码人妻丝袜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