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國企·改革賦能新發展】中國證券報:實探中國巨石“未來工廠”建設
【走進新國企·改革賦能新發展】中國證券報:實探中國巨石“未來工廠”建設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發布時間:2023-05-09
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日前跟隨國資委宣傳局、新聞中心聯合組織的“走進新國企·改革賦能新發展”大型融媒采訪活動實地探訪了中國巨石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巨石”)。
置身于中國巨石智能制造基地六分廠,中國證券報記者看到,工業機器人井然有序地穿梭在車間內,精準無誤地完成物料運輸和裝卸。一排排機械手臂一曲一伸間完成所有工序,一卷卷玻纖成品在智能倉庫內“自由”升降,僅有的幾位工作人員正對產品或機器進行調試。來到工廠智能控制中心,這里寬敞通透,碩大的顯示屏上密集的數據圖表正在進行全域追蹤、實時更新,分門別類玻璃纖維生產線進行數字化、可視化的全流程監控。操作臺上安裝著數余臺電腦,卻只有2名值班員。
“中國巨石推動‘數字技術+制造技術’融合發展,深化‘產業大腦+未來工廠’建設,實施‘1個平臺、2個統一、N個集成’的數字化戰略,運用了一系列‘高精尖’智能裝備和控制系統,賦能智能制造,引領玻纖工業數字化變革。”中國巨石黨委副書記、副總裁楊國明接受采訪時表示。
據介紹,2022年,經過近5年的建設,中國巨石智能制造基地圓滿落成,標志著巨石實現了“熱固粗紗、熱塑增強、電子基布”三個“全球第一”目標,各項生產技術指標均位列行業世界第一,代表了巨石玻纖制造真正實現了全球的國際引領,為世界玻纖工業發展樹立了一座新標桿。憑借著智能制造基地建設,公司榮獲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浙江省首批“未來工廠”榮譽稱號。
他表示,公司不僅聚焦工廠內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還將“未來工廠”建設擴大到了外部,促進產業上下游協同發展。如今,公司的智能制造等先進玻纖生產技術已從桐鄉總部推廣至成都、九江、埃及蘇伊士以及美國南卡羅來納州。2023年2月,中國巨石又在江蘇淮安開啟了打造全球首個玻纖零碳智能制造基地的新征程,為“雙碳”落地,引領玻纖工業高質量發展作貢獻。
“1999年至2022年,公司的總資產增長了44倍,玻纖產量增長了83倍,營業收入增長了55倍,利潤總額增長了171倍,經營質量和經營業績實現了跨越式增長,走出了一條‘央企的實力+民企的活力=企業的競爭力’的混合所有制發展之路,成為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典范。”楊國明說。
據介紹,中國巨石加快建立中長期激勵機制,根據國資委有關文件精神,公司制定了在玻纖業務板塊內各子公司實施超額利潤分享方案和實施細則,成為上海證券交易所首家實施超額利潤分享計劃的上市公司。此外,中國建材集團成為中央企業中首家制定差異化管控實施細則的企業,中國巨石被列入首批差異化管控企業試點。
“通過實施差異化管控,中國建材集團對于日常經營事項給予中國巨石充分的信任與授權,做到了應授盡授和分類授權。”楊國明表示,《國有相對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差異化管控實施細則(試行)》中明確了差異化管控事項,將企業經營中最關鍵的經理層選聘權、投資決策權更大程度授權到企業董事會,減少了決策程序,提高了決策效率,促使企業運營效率進一步提升。
【責任編輯: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