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媒體觀察 > 正文
        核電:不該被誤解的清潔能源

            發布時間:2014-12-24

          “核霧染”為什么是無稽之談


          近期,有文章稱華北霧霾與內蒙古伴有鈾類放射性元素的煤炭利用,以及內蒙古大營地區新發現的大型鈾礦資源有關。稱終日不散的霧霾是因為燃煤排放的放射性鈾粉塵電離大量的空氣分子和粉塵顆粒所致,從而引出了“核霧染”的說法。這種說法可信嗎?


          自古以來,在地球上輻射無處不在。天然輻射來源于外層空間的宇宙射線和地殼本身。我國公眾所受輻射照射平均約3.1毫希/年,其中0.36毫希/年來自宇宙射線,其他2.74毫希/年都來源于地殼中的放射性物質。


          鈾是天然放射性物質中的一種,天然鈾中99.3%是鈾-238,其半衰期長達到四十多億年,也就是說其放射性很小。空氣中鈾的濃度極低,吸入鈾、釷系(除氡、釷射氣外)所有核素產生的劑量僅約6微希/年,即僅占總劑量的五百分之一。人類在天然輻射環境中繁衍生息和發展,每時每刻都會受到各種射線的輻射。天然鈾產生的照射占總劑量的份額小于千分之一,是不可能對健康有影響的。


          我國煤中鈾的含量平均為130貝可/千克,北京為121貝可/千克,最高的是新疆,為951貝可/千克。我國土壤中鈾的含量平均為81貝可/千克,最低的是北京,為40貝可/千克,最高的是廣東省,為145貝可/千克。由此可見,霧霾頻發的北京,其煤中鈾濃度不高,土壤中鈾濃度則是最低的。可見霧霾與空氣中鈾濃度是不相關的。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知,“核霧染”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沒有任何事實和科學根據。霧霾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全社會共同研究和論證,但將霧霾和輻射聯系在一起則是沒有根據的。我國已經建立了嚴密的輻射監測網絡和健全的輻射監管體系,可以保證公眾的健康與安全。


          核電與治理大氣污染有什么關系


          今年,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再次爆發嚴重霧霾天氣,影響面積約143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面積的15%。全國已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36個城市發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健康。


          去年9月,國務院印發了大氣污染防治“國十條”,提出了未來五年全國及重點地區(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PM2.5/PM10的下降目標和10個方面的防治舉措。在能源領域最核心的防治措施就是要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提高天然氣的使用量,大力發展核電、可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


          根據測算,如果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周邊地區分別建設1000萬千瓦的核電裝機,或者通過外送電方式將1000萬千瓦核電輸送至該地區,可以將這些地區的PM2.5年均濃度分別下降3.4、1.7、4.0微克/立方米,相當于將這三個地區的PM2.5年均濃度在目前基礎上分別降低3%、2.5%和9%。五年后,這些核電裝機對當地PM2.5年均濃度下降目標的貢獻度分別為12%(約1/8)、12.5%(1/8)和60%。


          與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相比,在改善環境質量方面,核電具有明顯的優勢。核電單機容量大,運行穩定,利用小時數高,可以作為電網基荷運行,生產過程對環境基本上是零排放,改善環境的作用十分顯著。據測算,每建成4000萬千瓦的核電,每年可替代標煤消耗1億噸。每100萬千瓦的核電對標煤的替代效應分別相當于200萬千瓦水電、350萬千瓦風電、470萬千瓦光伏發電(按照核電年利用小時數7000、水電3500、風電2000、光伏發電1500測算)。


          核電廠會危害公眾健康嗎


          內陸核電廠是相對于建在海邊的核電廠而言的,指建在內陸江、河、湖邊的核電廠。內陸建核電廠不會影響環境與公眾健康。


          我國的核電安全標準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最新標準一致,內陸核電廠采用二次循環冷卻技術,其淡水消耗量不會影響流域的水資源量,內陸核電廠下游水質可達飲用水標準。


          我國內陸核電廠的水、氣等排放指標達到國際高標準要求,對環境造成輻射影響的增加量遠低于環境本底的輻射水平,不會影響環境和公眾健康。比如坐一次飛機,在萬米高空我們一個小時受到的輻射是5個微希,但是在核電場旁邊,假設長期在這里工作,我們一年受到最大的輻射就是幾個微希。


          至于內陸核電廠發生嚴重事故時對水資源安全的影響,我國擬建內陸核電項目選址條件良好,不可能發生類似日本福島核電站那樣的嚴重事故;通過采取進一步的工程措施,可以確保嚴重事故下水資源安全以及公眾健康;內陸核電廠嚴重事故對公眾的健康風險要小于人類其他活動。即使發生極不可能發生的核事故時,內陸核電廠也可以采取措施,實現嚴重事故工況下放射性污水的“可貯存”、“可封堵”、“可處理”和“可(與水體)實體隔離”。


          世界多個國家發展核電的實踐證明,濱海核電廠與內陸核電廠沒有本質區別,一樣都是安全的。法國和美國的內陸核電比例分別占到69%和61.5%,美國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建有32臺核電機組;有些國家如瑞士、烏克蘭、比利時等,其核電廠全部建在內陸。


          鏈接:什么是第三代核電技術


          針對公眾對核電安全性、經濟性的疑慮,美國電力研究所在美國能源部和核管會的支持下,對進一步大力發展核電的可行性進行了研究,根據其研究成果制定出了《用戶要求文件(URD)》,對新建核電站的安全性、經濟性和先進性提出了要求。隨后,歐洲也出臺了《歐洲用戶要求文件(EUR)》,表達了與URD文件相似的要求。


          美國能源部在20世紀末提出了發展第三代核電技術,并取得全世界的共識。第三代核電技術就是指滿足URD或EUR,具有更好安全性的新一代先進核電站技術。它具有在經濟上能與聯合循環的天然氣機組發電廠相競爭、在能源轉換系統方面大量采用二代成熟技術的優勢。第三代技術與第二代技術最為根本的一個差別,就是第三代核電技術把設置預防和緩解嚴重事故作為了設計核電站必須要滿足的要求。也就是說,三代核電在安全問題上做到了“設計兜底”。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大致有6種堆型。分別是美國西屋電氣公司的先進非能動壓水堆(AP1000)、法國阿海琺公司的歐洲壓水堆(EPR)、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先進沸水堆(ABWR)和經濟簡化型沸水堆(ESBWR)、日本三菱公司的先進壓水堆(APWR)和韓國電力工程公司的韓國先進壓水堆(APR1400)。我國自主設計的CAP1400和“華龍一號”也是三代核電技術。


          從目前的核電發展情況來看,第三代核電技術已成為當今國際上核電發展的主流。世界上核電發達國家目前已經開工建設和正在申請建設許可證的核電機組幾乎都是第三代。而目前在建的三代核電站中,美國占了4臺,俄羅斯有2臺,法國和芬蘭各有1臺,中國6臺(其中4臺AP1000分別位于浙江三門和山東海陽,2臺EPR位于廣東臺山)。


          (本文章摘自12月24日《經濟日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最新|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码|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无码中出|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高清免费|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在线| 无码AV大香线蕉|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av高清有码|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а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永久免费av无码入口国语片|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无套内射在线无码播放|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无码AV大香线蕉| 午夜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无码毛片|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