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質量效益為先 夯實發展之基
經濟日報:質量效益為先 夯實發展之基

發布時間:2014-11-13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企改革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體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國企改革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特別強調,深化國企改革是大文章,國有企業不僅不能削弱,而且還要加強;國有企業加強是在深化改革中通過自我完善,在鳳凰涅槃中浴火重生,而不是抱殘守缺、不思進取、不思改革。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為國企新一輪改革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中國華能集團公司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企改革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創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目標,突出做到堅定信念、堅持中心、堅決打好“三張牌”,扎實推進企業改革發展。
(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必須堅定理想信念,這樣才能確保創一流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為此,我們要堅定“三個高度自信”。
一是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我們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定不移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理直氣壯地發展壯大國有經濟。
二是堅定搞好國有企業的高度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管理企業,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據支配地位,在我們黨執政和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須搞好。這些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尊重客觀規律,健全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充分依靠職工群眾,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實踐證明,國有企業是可以搞好的,也一定能夠搞好。
三是堅定踐行“三大責任”的高度自信。國有企業既要承擔經濟責任,更要承擔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建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的“紅色”公司,注重科技、保護環境的“綠色”公司,堅持與時俱進、學習創新、面向世界的“藍色”公司,是華能的神圣使命,是華能人團結奮進的思想旗幟和精神力量。華能從1985年創立至今,始終秉承“三色公司”使命,經過近30年的發展,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切實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衡量世界一流企業,必須有一流的質量和效益;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必須要堅持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
一是準確把握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深刻內涵。質量和效益是企業的命根子。企業的改革發展,質量和效益這個中心任何時候都不能偏離。為此,要進一步樹立正確的業績觀,堅決摒棄“保規模老大”的思想,堅定不移地走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發展道路。
二是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求好、穩中求優。“穩中求進”就是要堅持改革創新,向改革要發展,向創新要效益;“穩中求好”就是要堅持統籌協調,實現量與質的并重、規模與效益的平衡、大發展與可持續的統一;“穩中求優”就是要扎實抓好具體工作,把追求卓越、爭創一流的理念融入到安全、生產、經營各個環節。
三是著力構建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長效機制。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必須遵循規律,建立長效機制。抓好質量和效益,重點是做到安全常態化、發展綠色低碳化、經營集約化、管理精細化、黨建科學化、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
(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是區域、產業還是企業,要想創造優勢、化危為機,必須敢打市場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創新牌。這對華能力爭創建世界一流企業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是打好市場牌,以市場激發活力。實踐證明,市場蘊含著無窮的活力。打好市場牌,前提是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既要與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戰略部署相符合,又要與企業改革發展和經營管理的實際相結合,更要與面臨的市場發展趨勢和外部環境相適合,真正使企業成為“四自兩體”的市場主體,即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成為市場經濟中的競爭主體、具有企業法人地位的實體。此外,還要不斷提高工作的前瞻性。解決能源的問題不能單純地靠能源行業本身,必須結合整個經濟發展的模式和生產消費的結構。要遵循價值規律、供求關系、公平競爭等市場經濟規律的調控和約束,提高研判、應對和駕馭國內外經濟形勢以及電力、煤炭、資金“三個市場”變化的能力,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
二是必須打好改革牌,以改革推進開放。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這對我們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為全面深化國企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們要按照這一方向,以政企分開、產權明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為基本要求,以規范經營決策、公平參與競爭、提高企業效率等為重點,通過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提高國有企業發展質量,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
三是必須打好創新牌,以創新驅動發展。打好創新牌,重點是推動科技創新。作為技術密集型的發電企業,要著力推動科技創新與企業轉型升級緊密結合,做好前瞻性布局,加大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力度,使科技創新成為公司保持領先、創建一流的驅動力量。此外,還要積極參與甚至主導我國電力批發市場建設,研究探討發展電力配售業務、能源服務業和天然氣(頁巖氣、煤層氣)產業,成為以電為核心的綜合能源服務商。
(本文章摘自11月13日《經濟日報》,作者系中國華能集團公司黨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