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媒體觀察 > 正文
        中國青年報:央企成為創新主力軍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  發布時間:2016-07-25

        “中央企業研發能力不斷增強,已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的主力軍,研發投入超過全國研發投入總額的四分之一。”近日,在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和經濟日報社舉辦的國有企業創新文化研討會上,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局長盧衛東透露。

        研發投入的多少往往可以反映企業對待科技創新的基本態度。從盧衛東所透露的信息來看,央企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不可謂不大。許多央企還創新了內部管理理念,努力為“大國工匠”們營造適合創新、敢于創新、能夠創新的制度環境。

        科研投入逐年增加,中國企業如何又大又強

        近年來,中央企業不斷加強對科技研發的投入。

        之前,國資委規劃發展局副局長袁雷峰說,我國央企的科技研發投入從2011年2700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3500億元,且2014年研發投入占到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了1.41。

        隨著科技研發投入的增多與研發能力的提升,成果也在不斷涌現。據不完全統計,從2011年到2014年,中央企業累計擁有的有效專利和發明專利,每年增長30%。截至2014年,中央企業累計擁有的有效專利達到了23萬項左右,發明專利達到10萬項左右。

        在國有企業創新文化研討會上,盧衛東提到,我國目前已在高鐵、核電、特高壓及智能電網、大型水電站等領域占領了國際科技制高點,獲得了世界技術發展趨勢的引領地位;在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獲得了一定的領先優勢。

        但是,中國企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內地有94家企業進入《財富》500強,這94家企業的研發強度為1.24%,與世界500強企業平均研發強度5%的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央企的科研投入逐年增加,專利和成果也不斷涌現,為何大多數中國企業仍然大而不強?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尹援平認為,創新驅動發展,但如果沒有與創新體系相匹配的創新文化,企業的創新就會受到影響。

        尹援平強調,當前,創新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瓶頸。因此,她建議積極建設創新文化,弘揚工匠精神,構筑良好外部環境,建立創新激勵機制等,以促進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建設創新型企業。

        改造“傳統人”,培育“現代人”

        創新的核心在于人。盧衛東表示,以國企員工為代表的創新人才和“大國工匠”們,憑借不懈的研究試驗和豐富的實踐積累,不斷推進技術進步和革新,牽頭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術攻堅項目。

        如何為“大國工匠”營造創新的制度環境?在研討會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黨群部副部長蘇慶元分享了航天科工集團的經驗。據蘇慶元介紹,2011-2015年航天科工集團研發經費占營業收入的平均比例為11.5%,集團還特別設立了自主創新基金,支持各類有獨到之處的技術創新概念先導性研究。

        此外,航天科工集團還組織開展了“五保”勞動競賽、“員工創意大賽”、崗位創新競賽、職業技能競賽、合理化建議等技術攻關、技術革新活動。設立青年創新獎,大力推進青年五小成果、青年創新基金、青年突擊隊、青年文明號等青年創新創效活動,引導員工的創新行為,推進創新日常化、崗位化。

        航天科工集團開展的這些創新活動和資金投入,實際上都是圍繞著人展開的。蘇慶元認為,航天科工集團采取新措施,挖掘各類人才潛能,激發創新活力,目的就在于改造“傳統人”、培育“現代人”。按照蘇慶元的理解,“傳統人”指的是敵視新的生產方式、新的思想觀念,害怕、恐懼革新與社會變革的人,而“現代人”則是樂于接受新生事物,熟悉現代生產方式與最新技術,敢于提出挑戰性目標的人。

        “現代化的制度、管理方式、先進工藝等在‘傳統人’手中只是廢紙一堆。”蘇慶元表示,通過不斷開展文化活動和文化熏陶,通過不懈努力將“傳統人”改造為“現代人”,航天科工集團建立和完善了保障“三創新”的制度體系。

        據蘇慶元透露,目前航天科工集團45歲以下的重點項目總指揮、總設計師、總研究師占比超過30%,還建立了13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

        混改中的“三盤牛肉”

        過去,在國企內開展創新往往有種種約束,活力不夠、轉型太慢等問題也飽受詬病。但是,也有一些在充分競爭領域的國企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了一條以文化創新帶動轉型、引領發展的新路。

        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材)從2003年開始成為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在國有企業創新文化研討會上,中國建材集團辦公室主任張繼武介紹集團引領創新工作的實踐經驗時提到,集團創造性提出并踐行了“央企市營”模式。據張繼武介紹,中國建材遵循的是“規范運作、互利共贏、互相尊重、長期合作”十六字“混合”原則,和“央企的實力+民企的活力=企業的競爭力”的融合公式,探索出一條以“國民共進”方式進行市場化改革和行業結構調整的新路。

        作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典型企業,中國建材也在思考如何發揮民間資本的活力,并實現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為此,在與民營企業重組的過程中,中國建材端出了“三盤牛肉”。據張繼武介紹,這“三盤牛肉”一是聘請專業中介機構進行市場評估,在定價公允透明的基礎上讓創業者原始投資獲得合理回報;二是留給創業者30%的股份,使其有機會分享整合后的效益;三是穩定管理團隊,讓那些有能力、有業績、有職業操守的創業者成為職業經理人,為優秀的民營企業家提供實現個人價值和回饋國家的事業平臺。

        雖然是一家底子薄、資本金少的央企,中國建材通過10多年來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吸納了近千家民營企業,用220億元國有資產控制了660億元凈資產,進而帶動了3600億元總資產。

        本文摘自:《中國青年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无码区国产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最新在线不卡|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性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AAA片|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中字无码| 熟妇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成人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日日日日做夜夜夜夜无码|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2022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 一级电影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