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1-13
以“中國紅”為主色調、流線型機身漂亮得如同海豚一樣的直升機AC3X2在亮相的一瞬間,全場觀眾都深吸了一口氣,如此漂亮、先進的直升機真的在國內研制出來了。
中航工業直升機所民機總設計師徐朝梁介紹說,這架輕型直升機不僅外形驚艷,而且內設10個座位,比起常見的7座輕型直升機,人均能耗可以降低25%以上,而且可以定制,能滿足通航運輸、救援、執法、公務飛行等不同需求。這臺中法聯合研制的直升機,是已經取得歐洲適航證的輕型直升機,也是中國直升機工業60年厚積薄發的成果。
由中航工業研發的大型運輸機模型也在本次航展正式亮相。此外,該機型真機在航展中進行飛行表演。據介紹,該運輸機可執行在復雜氣候、復雜地域情況下的人員、物資運輸等多種任務,總體性能達到國外同類運輸機先進水平。
據了解,該大型運輸機是由中航工業為主承制商,聯合全國多個行業上千家單位,依靠我國自己力量研制的一種大型多用途運輸機。研制大型運輸機所取得的成就,是我國眾多科技工業領域最新成果的集中體現。
“過去都是我們買別人的飛機,現在我們有這個技術和實力了,也該把飛機賣給別人了。”在展館里,多位觀眾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大批代表“中國制造”先進水平的飛機驚艷亮相。除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殲-10和運-20,“鶻鷹”第四代中型多用途戰斗機首次參展并作飛行表演。另外兩款大飛機——全球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蛟龍”600模型、C919大型客機機身模型也出現在展覽上,讓觀眾見證了國產飛機研制正在從中小型飛機向大型飛機的歷史性跨越。
火星探測器、貨運飛船、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高分二號衛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帶著首次與公眾見面的航天最新成果,航展首日即簽署了總金額約1000億元人民幣的系列采購與合作協議。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雷凡培介紹,此次簽約的30個項目涵蓋了通信衛星、遙感衛星、運載火箭等多個領域的產品,是公司參加歷屆中國航展以來簽署項目最多、金額最高、內容最全的一次,充分展示了中國航天科技工業國際化、產業化發展的綜合實力。
無人機技術也是本屆航展的一大亮點。軍用WJ-600A/D無人機、翼龍無人機等明星機型紛紛亮相,彰顯出我國在無人機技術方面的自主創新實力。中航工業成都所副總設計師戴川說,國產無人機具有飛行速度快、飛行高度高、突防能力強的特點,體現了我國無人機研制的高水平。
民用無人機技術也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鷂鷹系列無人機系統、VD-200垂直起降無人機系統,都在本屆航展亮相,尤其是不依賴起降設備的VD-200是第一次參展。據介紹,國內民用無人機的使用正處在自知自用到購買服務的階段,鷂鷹系列無人機已瞄準未來民用飛機的高端服務鏈。
在中國導彈和工業領跑者中國航天科工的展區,明星導彈、“升級版”防務對抗體系、新銳固體運載火箭齊聚亮相,共展出防空作戰體系、海防反艦作戰體系、對地攻擊體系、無人作戰體系、空間應急體系等眾多展項,刷新歷屆參展規模。
4號館作為本屆航展全新設立的場館一直備受關注,其展示的各類兵器更是吸引著無數軍迷流連忘返。首次大規模參展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與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也聯袂重裝上陣,坦克裝甲車輛、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火炮彈炮、反導武器等產品齊齊亮相,集中推出代表中國陸軍裝備最高水平的核心產品,展現了我國兵器工業的科技創新成果和雄厚技術實力。
航展是展示各國航空航天產業發展成果的重要平臺。從現有的科技成果來看,我國的航空航天產業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同時也要看到的是在飛機發動機、無人機等領域,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章摘自11月13日《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