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6-09
當地時間5月20日至22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民港碼頭開幕的中國裝備制造業展覽上,中糧集團展廳前,交流和咨詢的客戶絡繹不絕。“巴西是中糧集團目前在南美洲業務開展最廣泛最深入的國家。中糧集團是巴西最大的糖及乙醇生產商之一;在巴西,有三分之一的出口貨物及五分之二的進口貨物經桑托斯港口中轉,而中糧所有的轉運設施都可與桑托斯港直接連接。”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在展會上向來賓介紹說。
憑借出眾的糧源掌控及中轉物流能力,中糧在巴西擁有2家大豆壓榨廠、4家糖廠、2個碼頭、12座筒倉;在巴西的谷物油籽經營量超過800萬噸,糧源合計740萬噸,倉儲能力達181萬噸。
寧高寧告訴《經濟日報》記者,中糧目前在海外經營的業務量已經超過國內,成為真正的國際化企業,既可以“買全球”,也可以“賣全球”。比如,可以把南美的糧食賣到歐洲,把黑海地區的糧食賣到亞洲;可以將巴西的豆油銷售到印度,將阿根廷的豆粕銷售到印度尼西亞,把捷克的小麥銷售到英國。作為中國首批央企改革的試點,中糧集團和中國投資責任有限公司日前簽署協議,共同成立中糧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打造國際農業投資平臺。
就在去年,中糧出資30多億美元,成功并購荷蘭糧商尼德拉集團和香港來寶農業,在全球核心糧食產區實際控制了110億美元農業資產,并獲得26個國家的業務。這兩宗并購把尼德拉和來寶農業的國際生產采購平臺與中糧現有的國內物流運輸、加工中心和銷售網絡結合起來,將實現中糧供應鏈向全球的延伸,同時也改變了世界糧食市場的格局。
近10年來,受消費升級的影響,雖然中國農業連年增收,但是糧食進口也在屢創新高。中糧集團把握企業發展與世界糧食供需格局,加快國際化戰略布局,在全球市場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成為全球具有領導地位的國際大糧商。
作為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和食品生產企業,中糧集團致力于保證中國糧食安全,也一直堅守著食品安全的品質良心。中糧人深知,要從根本上保障中國人的飯碗里裝著中國糧,就必須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為此,集團早在2009年開始實施“全產業鏈”戰略,提出打造覆蓋原料進口端、生產加工過程、產品出口端的全產業鏈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如今,圍繞相關方管理、可追溯體系、檢驗檢測、績效評估等,中糧建立了17個子系統,配套800多條相關管理規定和方法,覆蓋了中糧集團米、面、油、糖、肉、奶、茶、酒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同時制定了嚴格的檢查和評價標準。
在連續5年的食品安全監管抽查中,中糧產品總體合格率均在99%以上。
中糧集團十分注重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引入國際領先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與方法。2011年,中糧作為中國食品生產企業的代表,成為“全球食品安全倡議”國際組織的董事會成員,不僅學習到很多國際同行的先進管理經驗,同時讓世界了解到中國政府、企業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措施與決心,增進了國際社會對中國食品安全的信心。
中糧集團總裁于旭波認為,消費結構升級是驅動需求增長的直接原因,水土資源約束對未來中國糧食增產形成很大挑戰,同時受農業生產效率低制約,未來消費結構升級將繼續給糧食安全帶來較大壓力。為此,在全產業鏈戰略的推進過程中,中糧集團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致力構建“內外結合、南北流通”的糧食物流體系,以發展自由貿易來解決糧食安全問題。
自1980年中糧開始在海外設立分公司和辦事處至今,中糧總資產已超過700億美元,倉儲能力達1500萬噸,年加工能力達8400萬噸,年港口中轉能力達4400萬噸;資產和機構覆蓋60多個國家和地區,業務涉及140多個國家,在海外有20000名員工。同時,他們還擁有包括種植、采購、倉儲和港口在內的全球生產采購平臺和貿易網絡,并在全球最大的糧食產地南美、黑海等地區和擁有全球最大糧食需求增量的亞洲新興市場間建立起穩定的糧食走廊,實現主糧品種之外的有效調劑,豐富了中國人的餐桌。
“現在,中糧已經有能力在世界糧食核心產區與農民形成更緊密的商業聯系,加強低成本糧源掌控能力。糧食安全實際是國家戰略和企業戰略的結合,中糧希望用商業化、有效率、低成本的方式來完成。”寧高寧說。
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及“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中糧也在謀劃新的布局。寧高寧告訴《經濟日報》記者,“一帶一路”周邊國家的要素稟賦與中國農業有很強的互補性。比如,中亞是世界主要的糧食出口地區,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克蘭的小麥、玉米都占國際市場20%以上;東南亞也是國際市場主要的商品基地,印尼和馬來西亞的棕櫚油加起來已經占了國際貿易的90%以上;老撾、柬埔寨、泰國的湄公河流域適合水稻種植,大米出口占國際貿易市場近60%,引進這些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有利于中國建立一個穩固的農產品保障體系。
針對“一帶一路”一些沿線國家的農業生產尚不發達現狀,中糧也將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在農業技術方面加強合作,以提高該地區的農業和糧食生產效率,增加對全球的供給。目前,中糧已在烏克蘭、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泰國、澳大利亞等全球農產品資源非常有競爭力的地區布局,擁有糧食采購和銷售業務,未來還將搭建米、面、油等產品的消費市場,讓品牌和產品在當地生根。
成立于1949年的中糧集團,當年只是一家專門從事糧油食品貿易和加工的國營公司,如今已躋身世界5大糧商之一。今天的中糧,通過推進全產業鏈戰略和國際化戰略,將糧食生產和消費聯系在一起,把全球質量最好、價格最低的糧食和農產品通過高效率物流和服務,供應到了包括中國在內有需求的國家。
(本文章摘自6月9日《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