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網創客發揮大智慧 機器人巡檢和智能頭盔助力電力發展
南網創客發揮大智慧 機器人巡檢和智能頭盔助力電力發展

發布時間:2016-01-29
“大眼萌,下雨不愁,別人有傘,他有全套防雨防潮金屬外衣”,一走進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中山供電局,一個小小的機器人正在桂山500kv變電站來回走動,不時發射信號給后臺監控系統,這個機器人被工作人員親切地稱為“大眼萌”,這也是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創客團隊作品之一。近日,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主辦,南方電網公司承辦“走進新國企·央企創客”主題活動在廣東電網舉行,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展出一系列具有電網特色的創客作品,如幫助巡檢的“大眼萌”的機器人、智能頭盔、固定翼無人機等。
“大眼萌”——巡檢、保供電好幫手
“大眼萌”一個小小的機器人,卻在巡檢方面有著大用途。2014年7月,正值臺風多發期,雷雨天氣,值班人員無法現場勘查并統計數據,這時,桂山變電站一條500kV線路跳閘,值班人員便遠方遙控巡檢機器人到跳閘現場檢查無誤后,及時恢復現場送電。
為了確保電力供應的安全可靠,工作人員巡維變電站現場時,要帶上巡視卡、望遠鏡、紅外測溫儀等裝備,以步行的方式走到每一個設備下方,用肉眼觀察設備、抄錄數據,并用紅外測溫儀對每一個設備進行溫度測試。勞動強度大,抄錄數據無法及時錄入統計都成為人工巡檢的短板。桂山變電站的工作人員為了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便想用機器人巡檢代替人工巡檢,于是桂山變電站創客團隊應運而生。
創客團隊構想機器人主要有四個功能:一是配備高清攝像設備,代替人工抄錄設備儀表數據,設備趨勢分析;二是配置紅外熱像儀,代替人工測溫工作;三是配置拾音器,代替人耳分辨設備內部異常;四是配置防雨裝備,以方便惡劣天氣出行。
按照巡檢維護工作人員精心設定的三條線路,機器人“大眼萌”可以穩穩當當地穿梭在桂山變電站造型各異的繁多設備之間。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中山供電局桂山變電站站長說:“由于巡檢機器人代替部分人工巡視作業,變電站值班人員巡視工作量大大減少,未來我們團隊將開發機器人更多的功能,比如讓大眼萌能夠承擔更多運行人員的工作,代替運行人員進行高風險性的工作——10kV高壓開關柜操作。”
南網特色智能穿戴設備——智能頭盔
如今,智能穿戴設備已進入大家的生活,比如智能手表,測運動量的運動手環,可以智能拍照的眼鏡。而在電力系統也迫切需要這類智能穿戴設備,每一個電力一線員工進行作業時都需要佩戴頭盔以保證安全,南方電網廣東電網佛山供電局計量中心創客團隊便萌生了設計并運用智能頭盔的念頭。因為電力系統的信息化迫切地要求便于攜帶、方便使用的電子化作業移動終端,需要的是一種能解放雙手、便于攜帶、功能強大、完全不影響一線人員作業的智能移動終端。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佛山供電局計量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林峻介紹說:“2012年我有想法要開始做一套智能頭盔,在2013年南方電網開始立項,2014年開始實施,經過近2年的研發,攻克并掌握了虛擬成像與語音人機交互等核心技術,成功于今年試制了兩套樣品。”
解決了智能電網與人交互的重要環節,通過基于虛擬成像技術與語音人機交互系統移動終端,可以將智能電網延伸到每個現場作業人員,在電力檢修、巡檢、試驗、應急搶修過程中可以實現視頻、語音的記錄,電子化作業表單的實時提交。對于電力搶修等,可以實時將現場狀態傳至中心控制室,實現遠程指揮。通過后臺可將現場所需要的技術資料等實時傳送,現場與智能電網可實現實時交互,信息實時共享,可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規范作業習慣,探索出一種適合智能電網的新的作來模式。
“一線員工爬電塔時,是需要隨身攜帶PDA記錄數據,如果佩戴這個智能頭盔就能解放雙手;如果遇上無法解決的棘手問題時,只需要點擊視頻通話就能和在后臺操作的專家進行面對面交流并快速解決問題。”林峻說,“現在智能頭盔還在測試階段,但本項目研發的產品,將來能在電力、石油、化工、礦產、工業生產等很多行業發揮重要的作用。”
創客助力南網發展和供電服務
南方電網公司積極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在廣東,“電網創客”們積極引領電網技術進步,開展前沿技術和主營業務關鍵技術研究,成立了技能專家工作室、職工創新工作室等共65個,智能電網、綠色環保、節能經濟等方面投入創新,并因地制宜地結合“互聯網+”,掀起了科學技術創新熱潮,引爆和實現了職工的創新夢想,給電網運行提供了科技支撐,提高了供電可靠性,提升了客戶服務水平,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供電保障。
本文章摘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