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媒體觀察 > 正文
        對話新國企 周予啟:用“工匠精神”為 “中國品質”代言

            發布時間:2016-03-22

        嘉賓介紹:周予啟 中建一局集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

        嘉賓主持:劉少華 人民日報海外版俠客島、學習小組團隊創始人成員

        主持人:

        廣大網友大家好,我是劉少華,來自人民日報海外版俠客島。

        周予啟:

        廣大網友大好,我是周予啟,來自中建一局。

        主持人:

        周總,我原來住在北京的北四環,現在我住在東三環,北四環有一個水立方,東三環有一個國貿三期。我剛才查閱資料才知道,這些都跟您有關,你基本上定義著我生活中主要的景觀。我再查一下才發現,國貿三期是“北京第一高樓”,天津津塔“華北第一高樓”,深圳的平安金融中心是“中國第一高樓”,都是您擔任總工程師,您作為一個建筑師跟“高”過不去呢?

        周予啟:

        剛才您提的這些工程,確實都是我們中建一局的“作品”,并不是我們公司一直要跟“高”過不去,我覺得可以這么來說,超高層建筑,或者是摩天大樓是一個國家,或者是一個地區經濟蓬勃發展發展到一定程度出現的產物,從本質上講,任何一個超高層建筑不是為造一個超高層建筑而造,本身是一種企業行為,經濟的行為,也就是造超高層的摩天大樓會給投資方帶來更多的收益,所以才會有這種現象。

        我們這個企業在這方面有比較多的技術積累和技術實勢,所以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我們承接了剛才您提了這些工程。

        主持人:

        剛才提到您對摩天大樓的興趣,因為我了解到您是1998年從中國礦業大學畢業之后,18年間職業生涯全部都在建筑行業,您為什么要對建筑行業情有獨鐘呢?

        周予啟:

        說我對建筑行業情有獨鐘,不知道怎么解釋才好。實際上應該這樣來講,我來到建筑施工行業,來到中建一局實際上是一個偶然,因為我是畢業中國礦業大學,學的巖土工程專業,就是主要搞地下這方面的工作。讀書的時候還想做一些研究,后來因為1998年推行大部制改革,機緣巧合就來到了中建一局。來到我們公司的時候,我覺得是一個小眾專業,因為我們單位主要是學施工建筑工民建專業,正好從1998年我工作這些年來,咱們國家經濟發展的比較快,房建業務也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我在這種快速的建筑行業的過程當中,我們也看到自己的所的知識在這個企業是學有所用,或者是在建筑行業大有可為,我盡管是一個小眾專業,很快到融合這個企業,發揮自己的作用,也學習到很多有用的知識,所以我才成為這個企業的總工程師。

        主持人:

        從您一開始進入建筑行業,因為剛才您也提到是中國礦業大學畢業,肯定有一個轉型期或者是一個適應期,您是怎么度過這個階段的?

        周予啟:

        我想是這樣的,轉化一個行業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可能都比較困難,對我來說可能也有這個問題,因為眾所周知我們國家在發展過程當中,比如我原來中國礦業大學是隸屬于煤炭部,那時候的工作到我們建工部的建筑施工企業是要有一些培養費用要交。我到了建筑施工單位,最開始的時候到了一個修路的橋梁工地,主要從事打樁,住宿條件很艱苦,七八月份的北京基本在野外已經冷的蓋毛巾被都睡不著覺,住宿條件是住在農民的倉庫,站在二層的床上都摸到不著頂棚,晚上睡覺都可以從被窩里拽出兩只蟋蟀,吃得很差。我自己本身也是從農村考出來,我覺得吃得差一點、住得差一點,相對來講我都覺得還沒有打垮我,我覺得我在工地上跟當時的農民工一起綁鋼筋、拉水泥管子、打樁,因為要保障進度。

        因為我覺得我用我的這種智慧對現場進行管理,用我的力量跟他們一起勞動,我覺得相對來講,我那時候的感覺是,我學習的知識能有用,我的付出能夠得到他們的認可,我覺得在當時就是這樣慢慢的留下來了。

        當然,后來我做完這個工程還有其他的一些工程,慢慢也進入我們公司總承包的房建工程,到了房建工程的時候,當時面臨的是另外的工作,鋼筋、混凝土等這些。我在工地一線跟工人打交道大概有三年的時間,三年以后,我就在項目上從事技術管理,相對來講是項目上的一個技術工作者。

        主持人:

        所以蟋蟀沒打倒你,吃得差、住得差也沒打倒你。我很好奇,因為您一開始肯定不是做摩天大樓的,從小項目到大項目有沒有把你打垮?

        周予啟:

        我覺得從我的成長經歷,應該說現在回頭看看,做小項目有做小項目的好處,工程少、人員少,所有的東西都可控,所有東西都是自己親手做的,完成的質量都在你的心理。做大項目,因為需要更多人,團結協作一起來完成一個超級工程,這個時候作為一個管理者,實際上是需要有一個比較豐富的經驗,對未來發生的事要有一個前瞻性的(預判),從一個小項目的總工到大項目的總工,開始一年確實有很多不適應,因為我對將要發生的很多事情沒有這些前瞻性的,也沒有給我的手下提供一些更有意義的指導,或者是把比較多的,那些應該提前處理好、預控好的事情都變成非常急迫的工作,好在那時候我還比較年輕,因為年輕所以有激情、有活力,用自己的勤奮彌補了自己對大項目經驗的不足。經過1-2年的適應時間,我對剛才你提的這些超級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面就比較能夠駕輕就熟了。

        主持人:

        您說到駕輕就熟,今年李克強總理做《政府工作報告》的時候我在現場,他提到一詞的時候我渾身一機靈,他說“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為什么我對這個詞感覺一機靈呢,是因為我長期對這個詞很關注,我以前特別喜歡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喬布斯,我一直從一個愛好者的身份來講,我們國家特別缺這個。但是您是作為一個曾經執行過很多超級工程,您從總工的角度怎么去理解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工匠精神”精神?

        周予啟:

        工匠從我們國家的角度,比如說鐵匠、木匠,都是我們生活當中的密不可分一個職業,但是我個人理解李克強總理講的工匠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工匠。這個“工匠精神”應該是追求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跟我們當前快速的經濟發展階段,有一些企業、有一些項目盲目追求短平快,把我們現在生產的這些產品,或者是這些建筑物,制造的沒有沒有物盡其用,沒有達到他該有的品質需求。所以,我覺得這個“工匠精神”其實是要讓我們通過這種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把我們做的產品的質量提升上去,克服浮躁的情緒。我一開始是這么理解“工匠精神”。

        主持人:

        您認為李克強總理為什么在現在這個節點給大家提這個“工匠精神”呢?

        周予啟:

        我想這個“工匠精神”對我們這個企業,應該說是存在。簡單我說一下中建一局,中建一局是1953年成立,當時是抗美援朝的部隊下來的。因為我們是在洪學智的部隊,下來以后直接到長春一汽,轉業以后到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因為我們前身都是解放軍,抗美援朝志愿軍,你說做工程,實際上是不能成為工匠,而是工人。這時候我們想把這個長春一汽建造好,我們是從江蘇、上海,因為那時候是計劃經濟,征招了一批匠人,有木匠、有鐵匠,把他們都招過來,由他們帶著我們這些轉業的志愿兵來做工程。也就是說,我們這個企業從那時候開始,實際上這種“工匠精神”就一直存在。盡管到了現在,改革開放、市場經濟以后,我們現在的主要勞動力是從社會招聘的農民工、農村生育勞動力,但是我們這種技工還是大量的存在,因為你要把一個工程的品質提升上去,完全的按照這種計件的方式,任由農民工兄弟去做,他有時候可能就克服不了短平快,因為是跟他完全的工作量是取酬,我們要控制這個品質,要每一棟建筑物、每一棟樓房精益求精的建設好。正因為我們六十多年追求的這種“工匠精神”,所以我們去年后來了建筑施工企業中國政府領域的最高獎“中國品質”,我們這個“工匠精神”不是李克強總理現在講到才有,我們這個企業從一成立到現在,一直是這么傳承的。我想這個“工匠精神”讓更多人克服浮躁情緒,把產品品質提升上去。

        主持人:

        您提到“中國質量獎”,因為我們知道在國際上中國制造有一個不好的名聲,很多時候可能是一個不好的代名詞。中建一局獲得了“中國質量獎”,因為這個就代表最高水平,您怎么看待中國品質的問題?

        周予啟:

        我想是這樣的,Made-in China在國際上現在的形象沒有可能達到我們的預期,跟我們的快速發展跟我們有一些過程的質量管理有關系的。

        實際你想一想,二戰以后,德國制造按照我們這一代年輕這個概念,德國制造就是最好的品質,他也不是,二戰以后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跟我們現在的Made-in China意義是一樣的,所以想要把這個中國品質提升上去,實際上是要靠我們一代一代的人,就是靠每個人從生產的任何一個產品上,都要按照這種“工匠精神”,精雕細琢把它做到百分之百完美。

        因為想把這個產品品質提升上去,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需要比較長的過程,所以我剛才也講到中建一局從一開始到現在,一直堅持的就是這個。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叫“品質保證、價值創造”,也就是我們這個品質保障從一開始就要保障這個東西,我們這個企業堅持這個核心價值觀,所以才成就了我們的中國質量最高獎,支撐我們的最高獎,我們企業到目前為止一共獲得了46項中國房建領域的最高的質量獎——魯班獎。我們也同時獲得了40項國家優質工程獎,還有11項詹天佑大獎。前面2項江,魯班獎和國家優質工程獎,比較偏重于建筑產品的質量,詹天佑大獎主要偏向于產品、建筑施工過程,或者是產品本身的科技創新。這些都是我們中國品質的一個體現。

        主持人:

        可能中建一局在建筑行業做得確實不錯。但是我們知道,建筑行業在我們國家民眾中的口碑并不是特別特別好,“樓歪歪”等都是民眾用于調侃建筑行業的,您又是國內電極的巖土專家,我要讓您代言“中國品質”,您想怎么代言?

        周予啟:

        我覺得“中國品質”要想提升上去,要靠我們每一個從業者,更要靠我們我們的深化改革、科技創新,我想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講的去產能,不完全是去工業化的產能,我們建筑業這種生產能力,其實有些也需要優勝劣汰,像剛才你講的“樓歪歪”、“樓退退”,實際上都是在我們國家建筑行業快速發展的時候,從90年代近二十年快速發展,因為現在有些,比如像多層建筑,或者是普通的高層建筑,實際上技術相對來講已經成熟,可能不需要我們這種建設部的特級總承包、一級承包商,甚至有些地方因為種種原因二級承包商都在做,不同的級別技術要求是不太一樣的,有些企業在品質上忽視了這種品質管理。像“樓歪歪”影響比較大,上海蓮花河畔這個樓的傾倒,不是一個原因導致的,女人有一個良好的施工體系,但凡造成事故的任何一個因素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這個樓都不會整體的倒塌。如果我從一個搞基礎的角度來講,想打造中國品質,最需要把工程的地基、把工程基礎,把埋在地下的貌似見不得光的,這些工程一定要做成精品工程做成良心工程,因為這些地下工程很多時候就像開工沒有回頭箭一樣,沒有后悔藥給你吃的,所以我們打造中國品質首先就要從基礎坐騎。有一句老話叫“基礎補牢、地動山搖”,當然結構工程也需要精益求精。

        主持人:

        您剛才提到很多東西都在地下,一旦埋下去就沒有后悔藥可吃。我看您這兒埋了一個60米的擎天巨柱,而且說這里面遇到了很多的難題,比如說把鉆錘給打碎了等等,有很多的工程問題。我今天搜索您的名字的時候,發現關于您的科技專利數量遠遠超過新聞報道的數量,這在我的采訪對象當中是非常少見的。我就想知道在這個過程您有很多很多的創新,包括60米打下去有很多創新,包括香港和深圳的電纜如何保護等等,創新特別多。我特別想知道,您怎么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做到創新,怎么看待創新這個過程中的意義?

        周予啟:

        我本人來到中建一局很偶然,但是我很幸運,但是我們這個公司承擔了很多高大精尖的工程,你能查到的這些創新都是我在從事這些重大工程當中取得的,是因為這些超級工程有這個創新的需求。

        剛才您講的,比如像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當時設計高度是中國第一高樓,660米高。支撐這么高的高樓,就需要一個強大的基礎,就需要一個直徑8米的大樁,這個大樁到目前為止是在世界范圍內都是直徑最大的。這個樁又要求向下在地下埋深將近70米深,六十多米。還需要這個淺固進入強度高達88兆帕的微風花崗巖,強度非常高。這個時候我們目前國內就沒有合適的機械設備來施工。你不創新就沒辦法完成這個工程,這個創新實際上都是逼出來的。因為你作為企業,已經承擔了人家這個施工任務,完不成就必須要創新。

        平安金融中心除了這點,還有更多的科技創新,比如平安核心層混凝土有高達555米,我們常規施工是靠普通的模板體系,這么高做不上去。我們在這個工程上,就采用了是多點的小噸位短行程液壓爬模施工系統,這個工程是應該是國內采用小噸位短行程液壓爬模施工系統第一次施工到555米高,并且我們都知道深圳處于沿海地區,還會有臺風,我們在設計階段就按照50米/秒,大概相當于200公里/小時的臺風風速做的設計,正好2014年的時候有一場最大的臺風,就魏瑪遜過境,我們這個體系經受住了考驗。

        主持人:

        剛才您提到很多創新是被逼出來的。但是我們知道,我們國家一開始并沒有這個摩天大樓,比如從80年代開始,我理解從有摩天大樓開始到現在,并不是我們的團隊從一開始可以承擔這么大的項目,這里面有沒有學出來或者是磨煉出來的一些創新呢?

        周予啟:

        有,超高層建筑,按照我們國家的標準是超過100米就是超高層建筑,以現在的技術100米真的沒有多少技術門檻,但如果把這個事情放眼到30年前,1986年的時候,那時候我們中建一局在北京承擔CBD國貿一期的樓,當時應該是156米高。這個樓在30年前的時候,那就是絕對的超高層。我們的中建一局不是到21世紀才做超高層,那時候也做超高層。就像您剛才說的,那時候沒人見過,那時候我們也不能獨立承擔,那時候這個工程的總包是由外商,法國的SAE承擔了,他也歸雇傭了一批新加坡的華人、香港的華人來管理我們,我們那時候的角色就像今天的農民包工隊一樣,我們給他們干活兒,我們這個企業是有管理人員,我們是有大批技術人員,我們跟他做的時候也是跟他們學習。我們跟外商學習做超高層也是學習的,我們80年代就今天的農民工。到1992年國貿要建二期,經過偶然的努力,用我們的智慧編制投標書就成功地說服了當時的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他們同意我們做國貿二期的總包,但是他們對我們還不太完全信任,所以他也給我們指定了很多專業承包商,鋼結構、機電、電梯,那時候我們不能夠完全把控這個工程。因為甲方有指定,他還要幫我們管理。在過了不到十年,到2005年當時國貿三期A330米高是北京第一高樓,我們在做三期A階段這個超高層的時候,我們就成為這個項目把控所有資源的真正的總承包商,也就是說這30年就像你說的,我們對超高層也是在給人家出力,跟人家學習,自己嘗試去做,到自己能夠把控著去做的,這樣的一個過程。

        主持人:

        就是學了二十年,中國制造從大概十年前就具有足夠的能力去做這種超高層的建筑。我可以這么理解。

        周予啟:

        可以這么理解。

        主持人:

        從北京國貿的330米到深圳平安的600多米完全無壓力。我問一個外行的問題,覺得您現在能承擔的高度能有多高?

        周予啟:

        我個人覺得是不是可以這么講,中國建筑是世界500強的企業,我們也是國資委的房建企業里面最好的企業。我們從2010年開是啟動,中國千米建筑的科學研究工作。我們到2012年立項,中建一局承擔了千米課題施工子課題5個里面的2個子課題,由我承擔了其中1個,千米高層建筑垂直運輸子課題的研究。我們借用平安550米高的樓,我們研究了C100混凝土用現在現有的設備、現有的技術,通過優化這個混凝土配合比,調整混凝土的合力,我們用2300延長比混凝土輸送泵管,用水分的泵管來模擬豎向垂直泵的高度,成功地把C100混凝土泵送到1000米的高度,應該說我們中國建筑在國內具備了建造千米建造的能力。

        再稍微透露一點,中建投入這么多搞了千米建筑課題的研究,實際上我們前端有建筑設計、結構設計、基建設計、材料和施工,分為五部分。我們結構設計的總設計師講,我們目前中國這個設計是超過1000米的,應該說通過努力,我們也能夠做到2000米的高度。你說我們能做多高?應該說我們現在具備了突破1000米高度的能力。但是不是中國建筑或者是中國就需要建這種,這需要市場來決定。像剛開始建摩天大樓,不是世界第一高、北京第一高、中國第一高,本身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是市場行為,是要為市場服務,是要盈利。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說了,企業要有利潤、產品要有市場。

        主持人:

        市場來決定。我可以在這兒非常負責任的告訴各位網友,我身邊坐的這位男人和所代表的中建一局可以建一千多米的高樓,這在之前我們作為普通人是完全想象的。

        但是我這兒有您的一段“黑歷史”,我讀一下,是發生在2010年的一天,深圳地鐵集團的幾位領導對我身邊周總說的幾句話“誰讓你們把站廳的地面砸了?地鐵無法運營你們負得了責嗎”?周總接了句話,特別不會聊天,說“接下來我還要把出站口的地磚全部砸了,你們如果想罰款的話就等我全部砸完再一起罰”。我看報道里面,這時候項目書記叫陳明(音)同志心里就想,周予啟一定是瘋了,想了這么一句話。支撐您這么“瘋”的自信來自哪里,為什么敢砸人家的地鐵站?

        周予啟:

        我想你這個“黑歷史”爆料爆的有點狠,應該這么說,你講這個事大體上是有,描述可能有些稍微演繹了一下。

        主持人:

        反正您就是沖人家橫了。我可以這么理解。

        周予啟:

        應該說是這樣,我這么解釋看是不是可以,我們在地面以上的建筑物需要保護、需要加強的時候,我們是可以用肉眼看得見的方法。但是對地下的建筑物,像您剛才講的地鐵,深圳地鐵1號線在地面以下深埋15米,但是平安的基坑要挖33米,比它的深度要深一倍。我開挖的時候不可避免要對它有影響,我要想干這個活兒就得通過我的理論計算分析和我的一些經驗,對人家的地鐵提出一個保護措施。因為我們知道地鐵在地下每小時大概要跑八九十公里,速度很快,地鐵的這兩條軌道允許變形差特別小,只有4毫米,還沒有我的一根手指頭寬。因為變形大了,火車開過去要出安全事故。我們這個方案報給地鐵公司,地鐵公司相關的專家委員會要進行審批,審批完要有保護方案,我要到人家地鐵車站去保護是要影響乘客,怎么辦?我就得在外面,不能進人家的大廳里面。但是他的出入口更難保護,就需要把他出入口的位置地磚全部破除掉。這個對人家搞“破壞”不是“打、砸、搶,對他這個地磚的破除實際上是要讓我的后一道后續采用超前注漿預加固,要對它進行更好的保護,要把它完全保護起來。我們施工單位不能因為我們的施工影響人家的周圍的環境,不能夠對深圳廣大人民出行造成麻煩,這是我們要做的。因為它難以保護我們就要把地磚破除掉,對超強注漿預加固,那時候我也比較年輕,像你說的一樣說話太橫,不會聊天、不會溝通,實際上都經過地鐵集團的領導、專家委員會的審批,可能我們在跟地鐵車站具體工作人員溝通的時候,方式有點欠妥當。

        主持人:

        就是人家在好好工作,您給砸了,還告訴人家是為了你質量更好。您對質量特別的關注。我們看到,實際上我們國家建筑質量是經常出問題的,您又經常去負責這些難度特別特別高的建筑物,從您的經驗來看,您是怎么去保證施工的質量呢?

        周予啟:

        保證建筑施工質量,可能不是一句話、二句說說清楚的。我可能還得要講一下,我們中建核心的質量關,我們的核心質量關就是“品質保障、價值創造”。

        主持人:

        可以舉幾個例子來講怎么保證施工質量,這樣可能會比較好。

        周予啟:

        保證施工質量要套用我們中建的核心價值理論,叫“品質保證、價值創造”,在施工管理上首先要有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和施工管理制度,這些制度要通過我們的施工管理人員,比如說作業指導書,技術交底這種形式,要把對工序的質量要求切實地傳達到一線操作工人手里。因為到目前為止,中建一局自從有了市場基礎以后,大量的工作是交由農民工完成的,我剛才也說了,農民工如果簡單的以包代管,完成多少工作給多少錢,他可能沒有時間去控制這個品質。這時候就體現了我們管理的重要作用,如果讓又快又好完全的同時保證施工質量。

        我們這個企業目前也通過ISO9000等質量管理體系,我們是有管理制度、管理體系,通過我們廣大的技術人員去保證這個質量。舉一個例子:剛才講了一下我們平安大直徑樁,這么大的直徑樁沒有施工機械,我們需要用人工來。實際上國內人工挖樁的勞動隊,挖一米直徑、二米直徑沒有技術指導都可以很好的完成。做這么大他是第一次完成,我們需要用先進的科技理論,通過我們的數據模擬分析,得出來控制要點,比如我們需要多厚的超強護壁,護壁得需要配多少斤,護壁的強度需要大C30、還是C35的混凝土,這些都需要我們去管理,這個不能是任由農民工的自發的施工行為,這是需要管理的。

        主持人:

        最多您要管多少人?

        周予啟:

        在我們建造中國平安這個工程,這個項目有管理人員將近200人。我現在回公司以后,我們這個處級施工單位,我下邊從事技術管理的大概有將近400人。我們局里可能會更多。

        主持人:

        說到質量問題,有沒有嚇出一身冷汗的時候?

        周予啟:

        這個肯定有了。

        主持人:

        我們老在談建筑,關于建筑方面的最后一個問題問您,因為您剛才提到對摩天大樓、世界第一高樓沒有什么興趣,覺得是市場導向行為。本人在建筑行業的職業期許或者是有哪些愿望呢?

        周予啟:

        我覺得偶然進入建筑施工這個行當,干了18年,我真的從心里愛上了這個行當,我覺得沒進入這個行當之前,感覺干住施工是一個成熟的行業,是一個夕陽的行業,不像IT這種朝陽產業,沒有引人注目的這些點。

        我干了這么多年,我覺得建筑這個行當還有更多提升的空間,這是我們國家提到的專業要轉型升級,在過去這20年里,我們建筑行業的發展也像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一樣,高歌猛進。在這個高歌猛進的過程中,能面出現粗制濫造,沒有發揮資源最大的效率。我覺得未來的建筑,應該從綠色建筑、綠色施工,能夠盡量的把這個建筑成為工業化的產品,通過我們現在先進的手段,把我們建筑技術生產力提升到一個更高的高度。我前幾天看到吳敬璉先生寫的文章,他提,我們目前轉型升級,最重要的要提高單位員工或者是單各行業的技術生產率。在過去二十年、過去三十年,我們靠引進國外的技術、引進國外的裝備,引進國外的施工工法,就讓我們這個建筑行當達到一個比較發展水平。但是現在我們國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某些行當里面,我們可能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這時候我們再想提高勞動生產率靠引進是不行的,必須要靠創新、可科技創新達到這種科技創效,所以我對未來的建筑行業,我感覺應該在科技創新、科技創效,加強“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把我們每一個建筑產品都能做成建筑精品。我覺得應該在這個方向下大力度。

        主持人:

        也就是說作為能建中國最高樓的專家,您的職業生涯接下來的更高的追求不是高、而是精。可以這么理解嗎。

        我們接下來轉到一個更大話題,現在我們都知道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人民日報最早是連續九個版來解釋一下了新常態是怎么回事,包括中高速增長、轉型升級等等。我們知道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后,所有的人、所有的企業組織都需要適應這樣一個新常態,您覺得作為中建一局,因為我們知道房地產進入新常態是一個既定的事實,包括我們看到房地產現在有大量的庫存,有很多需要去產能的地方,您覺得中建一局將怎么去應對新常態這樣一個挑戰?

        周予啟:

        我覺得通過發達國家的發展過程,我們也能看到我們未來的一個走勢,這也是我們國家現在提出來的,叫“產業轉型升級”,要適應這種新常態。

        中建一局從今年年會,各級領導的報告,通過我們羅董事長、劉立新局長,我們公司的左強董事長、廖剛林總經理,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到你提的這個詞“轉型升級”。我們中建一局在這一塊:一是跟隨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要走出國門、走向海外,目前正在研究探討做埃及的新首都功能,這個工程是由我們中建關慶董事長和埃及的住房保障部部長聯合簽約,由咱們國家習近平總書記和埃及賽西總統見簽的一個工程。走到海外做央企的排頭兵,我覺得這是中建一局的一個轉型的方向,因為這也是國家的一個大的方向。我們的口號要打造中國建筑旗下最具國際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這是一個。

        還有一個轉型升級,就是目前咱們國家經濟發展到程度,我們要做一些基礎設施,比如在城市做綜合管廊,我們企業的轉型升級也要跟隨國家這個大形勢,起到我們央企、國企的作用,要在這方面下大力度,跟隨大政策做一些能夠改善民生、改善城市運營的這些工程。因為我們以前主要是做房建,高大精尖,現在高大精尖的市場可能會減弱,我們就轉型就做這個。

        還有一個轉型是通過科技創新,比如說剛才說的綠色施工技術、綠色建造、建筑工業化,通過這些科技創新把用我的話說把社會的資源做到物盡其用,因為全球的資源或者是中國的資源就這么多,不能把它都糟蹋在我們這一代手里,我們要給子孫萬代留下精品工程,城市的標志性工程,也要給他們留下一點資源。

        主持人:

        剛才您提到很多點,我們是國企,這個欄目叫【對話新國企】,現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年代,國企改革可能是我們這兩年國家和社會非常關注的領域,您覺得作為中建一局的一個總工程師,怎么看待我們國企改革中可能出現的重點或者是難點?

        周予啟:

        你提的這個問題確實我作為總工程師之前沒有深入考慮的。

        主持人:

        就是你感受到的。

        周予啟:

        我想是這樣,比如說對我們中建一局來說,成立于1953年,到現在已經有63年了,按照現在的政策可以退休的。

        主持人:

        垂垂老矣。

        周予啟:

        你說他是老企業嗎?從年頭上他是老企業,從我們國家現在的形勢他也是一個新企業,因為這個企業從成立到現在,就像我剛才說的一直堅持的是“工匠精神”,我們的企業文化叫“先鋒文化”,我們既然是中國建筑第一工程局,我們就要當好這個排頭兵,成為先鋒。這是我們要做的。

        那么,我們這個企業能做到今天,實際上要不斷的創新,我們每年都要引進新學生,新學生有一些新的思路進來。當然我們的領導每年也適應發展的形勢,搞不同形式的創新。所以才能讓這個企業有活力、能創造價值,能夠在中國建筑領域成為特級總承包企業,我們自己能夠創造價值,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讓自己的員工在建筑行業里做一個有身份的建筑施工管理人員。我想這也是習主席里面報告里面講的。

        主持人:

        讓每個員工在這個過程中有一種獲得感、有一種參與感。

        周予啟:

        對。

        主持人:

        我們知道今年其實是很多的開局之年,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全面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開局之年,還有一個開局之年就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我們知道五年規劃是中國國家運行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程序,是中國獨有的,一管管五年。從現在開始五年,你覺得在未來五年,在“十三五”規劃,包括中建一局在內我們的國企能做一些什么樣的貢獻呢?

        周予啟:

        我覺得我們國家搞的每一個五年計劃,實際上對國家的發展、對企業的發展,都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我們現在去做一個五年之后的規劃,既要依據現在這個狀況、這種技術水平去探索五年之后的情況,同時也要根據國家大的形勢來做這種判斷。像你剛才說的,國家的“十三五”規劃出來了,我們中建的“十三五”規劃出來的,我們一局的也出來了,我們對未來五年,從發展的規模、從發展的質量、從剛才講的員工的收入水平,我們都進行了深刻地規劃。這種規劃:一是要對未來有預期,因為沒有目標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也沒有方向。很多時候,五年規劃可能現在看制定的目標都比較高,因為目標不高就沒有壓力,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我對“十三五”開局之年,應該說對這個規劃既期許,也敬畏。

        因為是這樣的,我當總工當了二年,如果沒有這種比較高的目標,我像去年干也能干,但是建筑形勢和國家的發展都一樣,你不前進,別人前進了你就是落后。因為你都落后了,企業怎么創造價值?沒法創造價值。所以,我對每一個五年規劃,應該說還是期待的,也愿意用自己的這種努力,蹦著高兒去把它實現。

        主持人:

        周總是業界前輩,從1998年畢業到2013年成為中建一局的總工程師,然后到現在成為總工程師二年多之后,還非常謙虛地說“要蹦著高去創新”,其實這個對建筑行業的年輕人絕對是一個楷模一樣的人物存在,您有沒有什么話想對年輕人說的?

        周予啟:

        如果真的要對年輕人說幾句是這樣:

        第一,你不管進入哪一個行當,都要有一個目標,能夠踏踏實實為這個目標去。在實現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困難,遇到困難要想辦法去克服困難。因為我跟我的一個同事來探討另外一個同事的成長,因為我有一個同事是這樣的,他工作一年遇到了困難就換了一個地方,換了地方干上三年又換了一個地方,換了一個地方干了一年又換了一個地方,這就造成他遇到困難就繞著走,干了五年他還是一個普通的員工。不管是年輕人,還是我自己,其實我現在在我這個崗位上,工作的時候也會遇到很多困難,如果每個人遇到困難都繞著走怎么會成長呢?沒法成長。

        今年過春節的時候我陪著夫人和孩子去看了《功夫熊貓3》,當然去的目的就是為了看這個電影,看完我們家孩子就記著都是這個故事的情節,我當時就跟我們家孩子說了一句話,其實這幾年我每年春節都會陪我家孩子的去看一部動畫電影,不是為了拉動內需,要告訴他做什么。今年看完《功夫熊貓3》就說了一句話,熊貓大俠他師傅說了一句最重要的話,“一個人如果一直做能力范圍之內的事,永遠沒有進步”,我也一樣。

        主持人:

        要挑戰自己的舒適區。

        周予啟:

        要挑戰的自己的能力,要讓自己做一些具有挑戰的事情才會有進步。我覺得每個年輕人也一樣,入了行一定要咬住一個目標堅定地干下去,越困難的工作、對你來說是成長歷練最大的工作,就像我說的在那么艱苦的環境中搞施工,吃不好、睡不好,每天還要值夜班,工作時間長、掙的也不多,那時候撤了,我也就沒有今天了。你也不會真正接地氣的去學到一些東西,所以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這是一個。

        第二個對年輕人要說的,要對生活有信心,一定要堅信明天會更好。因為我從我的18年的工作經歷,我可以這么說,我住在那個農民草房里面的時候,我不知道什么時候能住進樓房,我可以告訴你,三年以后我住進了一個很小樓房,只有40多平米,這個小房子我住了也將近8年,到2009年的時候因為孩子也大了,才換了一個稍微大一點的房子。

        就是說,我們在北京可能很多人都買不起房,買不起房的時候就天天發愁能解決問題嗎?解決不了問題,我在十年前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能買上房,我在五年前也不知道自己會當上總工。我覺得對未來美好的預期,有一個非常心態,努力的去做好今天的工作,這是我能得以成功的一個根本。

        所以,我希望看到今天訪談的所有人,可能比我年輕,也可能會有比我年老人,我覺得都應該有這樣的心態,叫有長遠的目標,但是要腳踏實地的做好今天的工作,要有一個科技創新的想法,能夠把它付諸于行動,去實現你的價值。我覺得這是我想對他們要說的。

        主持人:

        所以是征途是星辰大海,但是我們的方式是腳踏實地。我用六個字形容周總剛才這一番對年輕人的話,叫做“既立志又坦誠”。

        非常感謝廣大網友收看今天的訪談,謝謝大家!再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蜜桃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 亚洲av日韩av无码| 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浪潮 | 久久午夜福利无码1000合集|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站|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日本无码小泬粉嫩精品图|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高清视频|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亚洲成?v人片天堂网无码| 97无码免费人妻超|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在线精品自拍无码|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18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