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新國企 王壽君:中國核電“走出去”潛力巨大
對話新國企 王壽君:中國核電“走出去”潛力巨大

文章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16-03-22
人民網北京3月18日電(彭心韞)18日,“對話新國企 加油十三五”訪談節目在人民網強國論壇演播室舉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王壽君和特邀主持人、找鋼網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郎永淳就“如何加強自主創新建設核電強國”、“中國核電走出去”等話題暢抒己見。王壽君表示,以高溫氣冷堆為代表的第四代核電技術,具有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符合國際上關于最高核安全標準的要求,我國距離核電強國已為期不遠。中國核電“走出去”潛力巨大,并已經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取得重大進展。
第四代核電技術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
王壽君首先對我國第四代核電技術進行了介紹。他說,自2003年起,中國核建聯合清華大學,致力于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四代先進核能技術——高溫氣冷堆的推廣,努力開拓我國四代核能技術產業化的新局面。第四代核電技術以安全、經濟、可持續發展、極少的廢物生成、燃料增殖的風險低、防止核擴散等為目標,尤其以安全性為重點,其中包括以固有安全為主要特征的高溫氣冷堆等先進堆型。2012年12月,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開工建設,目前項目進展順利,示范工程將有望成為世界首座第四代商用核電站并網發電。
在與郎永淳談到“高溫氣冷堆具有哪些獨特的優勢?和第三代核電技術有何不同? ”時,王壽君介紹說,高溫氣冷堆技術是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第四代先進核能技術。憑借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設備國產化率高、固有安全等優勢,高溫氣冷堆成為落實我國核電“走出去”戰略的優選堆型之一。
王壽君說,高溫氣冷堆95%以上的設備可以實現國產化,極高的國產化率有利于核蒸汽供應系統的成套出口。高溫氣冷堆的固有安全特性符合國際上關于最高核安全標準的要求,同時,在適應不同電網需求方面具有突出優勢。適合建設在靠近負荷中心以及擁有中小電網的國家和地區,特別是“一帶一路”沿途國家和地區。
王壽君:我國距離核電強國已為期不遠
郎永淳問,業界一直有一個說法,中國是核電大國,但還不是核電強國,我們距離核電強國還有多遠的距離?
王壽君表示,我國已邁入核電大國行列。從第三代核電技術到第四代核電技術,我國核電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在當前國際形勢下,核電“走出去”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國的核電技術已經具備很強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核電“走出去”工作,在出訪歐洲、拉美等國家時,重點推介中國核電技術,促成一系列雙邊、多邊合作,華龍一號、CAP1400、高溫氣冷堆成為落實“走出去”戰略的主力 堆型。
同時,王壽君指出, 中國目前雖然取得了自主研發的三代和四代核電技術,但是只有建成了示范項目,并通過驗證其可靠性方可得到國際社會認可,才能邁入世界核電強國行列。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擬于2017年建成并投入運行,那時,高溫氣冷堆技術可靠性將得到有效驗證。“我國距離核電強國已為期不遠。”王壽君說。
核電“走出去”已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取得重大進展
郎永淳繼而就第四代核電技術的“走出去”進展向王壽君提問。并關心該技術對與國內相關技術和產業有何帶動作用。
王壽君說,當前,全球能源發展正在面臨重大變革,能源利用向高效、清潔、低碳方向發展。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能源的需求,特別是對核電的需求巨大。中國核建作為國家確定的高溫氣冷堆海外推廣唯一責任主體,積極響應國家核電“走出去”戰略,針對不同國家的核電發展情況,制定差異化推廣方案,積極開拓高溫氣冷堆海外業務,部分國家合作項目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2016年1月19日,在習近平主席與沙特國王薩勒曼見證下簽訂了《沙特高溫氣冷堆項目合作諒解備忘錄》。標志著在“十三五”開局之年,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四代核電技術實現了“走出去”的重大突破,并將帶動“一帶一路”區域以及其他海外國家關注、使用高溫氣冷堆技術。
而就國內而言,核電是大國重器,核電“走出去”將有利于帶動工程設計、裝備制造、工程建造、運營服務集成“走出去”。
同時,王壽君表示,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除常規風險外,還要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在技術、商務談判工作中,規避、控制相應風險。中國核建集團公司已經建立并不斷完善“走出去”風險控制體系。做到對于風險要事前防范、事中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