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誠通搭建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平臺
人民日報:誠通搭建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平臺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發布時間:2016-08-12
短短3個月,在托管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后,誠通集團通過自籌資金、清收欠款、盤活資產,連續兌付5筆總計48億元到期債券,成功化解了中國鐵物債務兌付危機。
這只是誠通集團領命攻堅的中央企業一級公司重組任務中的一項。過去10年,作為首家國有資產經營試點企業,誠通集團已經完成了6戶中央一級企業、14戶中央企業所屬二級企業、11戶軍工企業和1戶地方國有企業以及系統內182戶企業的重組整合,對1戶央企財務公司實施了破產清算,資產經營共涉及企業656戶,資產債務800億元。
2016年2月,誠通被確立為中央企業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正武表示,未來,誠通將定位于服務國有資本戰略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的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平臺,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實現保值增值。“10年國有資產運營公司的經驗,讓我們在探索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發展路徑上有了自己的認識。” 馬正武說,“我們有兩點是需要堅持的:一是加快國有資產資本化;二是優化國有資本配置結構。”
——加快國有資產資本化。“資產轉化為資本,并使之處于可交易狀態,是提高資本運營效率的基礎。”馬正武說。誠通將重點發展混合所有制和提高資本流動性,實現資本結構多元化,資本(資產)證券化。在推進非上市公司引入社會資本過程中,誠通創新方式,發揮產權交易所在價格發現和投資者發現兩方面作用,采用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的方式擇優選擇投資者。
——優化國有資本配置結構。國有資本運營的核心目標是在流動中實現布局結構優化和資本增值。誠通提出了以區域、行業、流動性、風險等維度為主的資產配置要求和運營指標體系,重點解決布局結構的方向性問題;提出了“資金、資產、資本(股權)”三態轉化的資本運營循環,在資產接收、要素分解、資本運作、市值管理等方面形成工作流程和指引,探索從資本層面實現“清理退出一批、重組整合一批、創新發展一批”,從而優化自身資本結構。目前誠通的資產負債率降至52%,非整合類資產證券化率達到90%。
新的征程、新的發展路徑要求誠通改變自己,全面改革運營管理體系。
一方面,誠通重塑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的新型管控架構, 該管的絕不缺位,不該管的絕不伸手。對所出資企業,以資本為紐帶、以產權為基礎,依法行使股東權利。另一方面,誠通按照資本運營業務特點,建立了分級分類的職業經理人市場化招聘制度,實行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暢通既有經營管理人員和職業經理人的身份轉換通道。
本文摘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