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16-12-15
面對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績單:
統計顯示,近10年來,公司新簽合同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由1115億元、852億元和29億元增長到7540億元、4257億元和212億元。中國交建已經成長為一個擁有一批世界一流企業、躋身世界500強的央企,業務范圍囊括基礎設施投融資、咨詢規劃、設計建造、管理運營等諸多領域。
中國交建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成績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司精準提出了打造“五商中交”的戰略定位和目標。
什么是“五商中交”?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五商中交”的戰略定位和目標提出于2013年。作為企業適應內外部環境變化的戰略“升級篇”,“五商中交”從全局上、系統上對中國交建的發展進行了重新定位,即,從一頭獨大的“承建商”,向總攬全局的“承包商”“投資商”“發展商”“集成商”轉型;從單純的工程施工,向設計施工總承包、技術研發、采購、物流等完整產業鏈升級;從低層次、低附加值的施工作業,向高端、高附加值的工程產品升級;從以國內市場為主,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并舉轉型升級。
該負責人表示,這一戰略的提出是基于多方面考慮的。比如,中國交建雖然保持高速發展并邁入世界500強行列,但整體組織架構有待進一步調整優化,傳統國有施工企業的發展形態有待進一步轉變,總部開拓市場、引領發展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新市場開發和資源整合能力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又比如,在經濟新常態下,不少行業的傳統市場都趨于飽和,中國交建也是如此,企業需要結合國家重要戰略機遇搶抓新的市場;還比如,而今,各行各業均在發生深刻變化,新一輪的競爭是集團與集團的競爭,產業鏈與產業鏈的競爭,企業必須主動轉型,否則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通過產業布局的優化調整,而今,中國交建在公路、港口、疏浚、特大橋梁、工程裝備等方面,打造了一批世界一流的優秀企業,體現了國有企業尤其是中央企業在國家戰略和經濟發展責任擔當中的“大國重器”地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五商中交”戰略提出以來,中國交建還著力打造自己的金融產業體系。2013年至2015年,中國交建先后成立中交財務公司、中交資產管理公司、中交建融租賃公司等金融機構,通過資產證券化、融資租賃、產業基金等方式,組合多種金融工具,挖掘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綜合開發、基建裝備制造等領域的投資潛力。
基于“五商戰略”,中國交建明確提出,到“十四五”末,要達到國務院國資委提出世界一流企業應當具備的13項要素指標,建成在海外全面落地、行業全面領先、國內國際全面一流的“五商中交”,率先全面建成世界一流企業。
事實上,“五商”給中國交建帶來的改變遠不限于此。伴隨著“五商”轉型的深入推進,而今,在世界范圍內,中國交建的表現均頗為不俗。統計顯示,近3年來,中國交建在“一帶一路”沿線58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多項合同,合同金額高達370億美元。
與此同時,公司在國際、國內資本市場動作頻繁,加快在國際范圍內整合重組的步伐。
2010年8月,中國交建收購了世界著名海上鉆井平臺設計公司Friede Goldman United,Ltd.(簡稱F&G)100%的股權。業界認為,此次成功收購將極大提升中國交建開拓海上重工市場的能力,對中國交建實現業務轉型、完善產業鏈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2015年4月,中國交建所屬中交國際收購澳大利亞約翰·霍蘭德公司(John Holland)全部股權。這是中國交建繼收購美國F&G公司后的第二例跨國并購。中國交建方面表示,所有這些將有效拓寬中國交建主業范圍,有利于促進“五商中交”戰略的海外落地。
隨著中國交建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海外項目快速增長、境外業務迅速發展,其融資需求也在不斷擴大。2015年4月,中國交建成功發行11億美元3.5%票息的高級永續債券,被業界稱為中國企業“破紀錄的國際融資”;2015年9月,發行90億元境內優先股,創造了各類企業在境內發行優先股的最低股息率。這一系列產融雙驅的實踐,旨在打造中國交建特色金融產業平臺,發展多元金融業務,整合優化現有金融資產,利用創新模式和運營機制,逐步建立一個集群化、市場化、國際化、現代化的中交特色金控運營平臺,支撐集團產業結構轉型,促進集團跨越式發展,創造企業新的利潤增長極。
“未來,中國交建將緊緊把握經濟新常態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要求,在保持核心業務優勢同時,進一步深化改革,打造若干個世界領先的專業子集團,完成向投資控股集團的轉型升級,實現‘全面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發展目標。”該負責人說。
本文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