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山東著力打造“責任國企”
經濟參考報:山東著力打造“責任國企”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 發布時間:2023-07-26
在山東省濰坊市,濰柴集團的工作人員在發動機生產線上工作。資料照片
山東36家省屬企業2022年社會責任報告日前在濟南集中發布,這已是山東連續第四年發布省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近年來,山東省國資委將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作為重要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指導全省國資國企牢記“國之大者”,認真履行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
山東省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去年山東省屬企業在疫情防控、民生供應、鄉村振興、綠色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當先鋒、做表率,山東“責任國企”的良好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特殊時期 “壓艙石”作用凸顯
“去年冬天全國急需解熱鎮痛類藥物,布洛芬一片難求。新華制藥24小時滿負荷生產,累計供應布洛芬原料藥1000余噸……”華魯集團董事長樊軍說。
樊軍介紹,華魯集團旗下的新華制藥,是全球產能最大的布洛芬原料藥生產基地。在國家需要之時,新華制藥聞令而動,打響了增產擴產保供戰。1000余名員工吃住在廠,四班三運轉,人歇機不停,就連研究院的博士、碩士也都沖到了生產一線。不懈努力之下,新華制藥僅用一周的時間,就將布洛芬日產能擴大了17倍。在近一個月的保供時間內,累計供應布洛芬原料藥1000余噸、生產布洛芬片8億多片,做到了供應不停、質量不減、價格不漲。
山東省國資委副主任尹剛介紹,山東省屬企業在應對疫情沖擊方面,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保民生、保供應,超常規完成負壓救護車、口罩、防護服等應急物資研發生產任務,累計減免高速公路通行費191億元、減免房租14億元。
同時,山東以更大力度推動省屬企業全局推進、系統優化社會責任履行,加強重要公共應急物資儲備,做好能源電力供應、貨物物流暢通、重點就業人群招錄和中小企業欠款清理等工作,加速從社會責任的踐行者向示范者邁進。
面對疫情帶來的穩增長、穩就業壓力,山東省屬企業在嚴峻復雜的外部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任務下迎難而上、砥礪前行。
數據顯示,2022年,山東省屬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1843.8億元、同比增長11.5%,累計上繳稅費1080.9億元、同比增長16.4%,全年招聘員工3.8萬人、其中高校畢業生2.37萬人,有效發揮了新舊動能轉換“主力軍”“排頭兵”、經濟運行“壓艙石”“穩定器”作用。
創新驅動 引領發展當先鋒
圍繞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目標,山東省屬企業“走在前”“當先鋒”,以創新驅動引領轉型升級。
《山東重工集團2022年度社會責任報告》顯示,旗下濰柴動力氫能路線技術攻關和商業化落地加速,已開發15-260kw全系列燃料電池產品平臺;發布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屬支撐商業化SOFC(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產品,熱電聯產效率高達92.55%,創下了大功率SOFC熱電聯產系統效率全球最高紀錄。在濟南、濰坊、無錫等地市陸續批量投放裝配濰柴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的公交車,累計行駛里程超過2500萬公里。
山東黃金集團將科技研發投入要求變成“硬指標”,近三年立項科研項目511項,2022年投入研發經費同比增長40.86%,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課題通過驗收,50項科技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創歷年新高。集團“5G+云計算+人工智能”覆蓋36個應用場景、24個項目方案、61個通用產品,主要固定設施自動化率達到95%以上,實現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數字化轉型。
同時,山東省屬企業將“雙碳”目標納入重點履責領域,以實干助推目標實現。
“堅持綠色投資,推動綠色發展。”山東發展投資控股集團報告顯示,2022年集團綠色科技產業投資占比達到82.8%。集團創新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資金,設立了規模100億元的山東綠色發展基金,并完成青島、威海、濟南3只平行基金同步募資,管理的綠色基金規模超過300億元。公司加大“資本+科技”雙輪驅動模式,推廣成立綠色生態和水務環境兩家研究院,現已在農牧固廢資源化處理、污泥資源化處置、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化工園區污水處理等實業板塊實現引領突破。
搭建平臺 服務戰略添動力
聚焦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黃河重大戰略落地需求,山東省屬企業著力搭建平臺,為國家和地方重大戰略的推進提供助力。
山東產權集團聚焦優化市場交易方式、科學配置環境要素,于2022年11月搭建完成了山東全省統一的排污權交易平臺,2022年12月實現了全省首批4筆排污權交易項目開市交易,累計成交金額74.70萬元,促進了372.174噸污染物排污權實現了有效的市場化配置。
人才是發展的重要支撐。山東人才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集團聚焦地方發展所需的人才資源,建設一支院士專家服務隊伍,研發服務產品;建立人才、科技成果評價兩個系統,搭建“才創云”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培養高級經理人、技術經紀人、“金藍領”三類專業人才,建成運營“泰山高級經理研修院”,培育技術經紀人,引進德國、以色列國際教育資源培養“金藍領”高技能人才,打造“行業人才共享、政務外包服務、高端用工服務、檔案管理服務”四大外包服務板塊。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黨和國家交給山東的重任。
山東省新動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報告顯示,公司共發起設立鄉村振興基金15只,基金總規模214億元,投資涉農項目113億元,帶動社會資本投融資270余億元。公司聯合山東省土地發展集團發起設立100億元的土地發展鄉村振興基金,支持威海蔭子田園綜合體等13個重大農業項目,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發展果蔬產業,開展合作經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聯合新希望集團發起設立30億元的基金,投資年產570萬頭生豬標準化養殖及配套項目,促進生豬養殖向現代化、集約化、科技化方向發展。
尹剛介紹,山東國資創新打造“國資惠農”品牌,持之以恒抓項目、抓產業,以點帶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全面振興。2020年以來,山東省屬企業先后投資102個鄉村振興項目,僅2022年已建成的52個項目就實現營業收入61億元。
【責任編輯: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