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這個央企高管研修班,背后有深意
新華社:這個央企高管研修班,背后有深意

文章來源:新華社 發布時間:2024-02-07
前不久,一個特殊的培訓班在京“開課”——
臺上的授課老師是來自中央和國家部委的領導、專家,臺下的參訓學員是中央企業的高管們;“課程表”上,既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經濟思想等內容,也有聚焦國企高質量發展、國企改革、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內容的專題課程。
去年11月份以來,這樣的央企高管研修班已舉辦了5期,對央企集團及二級企業領導班子成員實現了全覆蓋。此次國資央企系統的理論大學習,釋放了哪些信息?
在服務國家戰略中做強做優做大
作為國民經濟“頂梁柱”,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的發展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我們辦的不是一般的企業,而是黨和國家直接管理的企業,想問題、作決策、干工作,都要胸懷‘國之大者’。”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在培訓中說。
2023年,中央企業實現高質量的穩步增長,全年營收39.8萬億元、利潤總額2.6萬億元、歸母凈利潤1.1萬億元,全年完成總投資超6萬億元,為中國經濟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
當前,國企高質量發展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期,必須咬住“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總目標,保持定力,久久為功。
張玉卓表示,央企要牢固樹立價值創造理念,不斷提高經營業績“含金量”。要更加注重提升企業增加值、功能價值、經濟增加值、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品牌價值等五個方面價值,在服務國家戰略中不斷做強做優做大。
去年11月份以來,央企高管研修班已舉辦5期,對央企集團及二級企業領導班子成員實現了全覆蓋。(國務院國資委供圖)
推動國有資本“三個集中”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強調,要深入推進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三個集中”。此次培訓,國務院國資委重申了這一要求——
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公益性領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
傳統產業是中央企業的“基本盤”。目前央企從事主業的子企業戶數占比達到93%,涉及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領域營業收入占比超過70%。
“要堅定不移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上下更大功夫。”張玉卓說。
培訓中,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高頻詞”,這也是未來國資央企布局落子的主攻方向。
2023年,國務院國資委啟動實施了央企產業煥新行動和未來產業啟航行動,并出臺了一攬子支持政策,明確回答了“干什么”“誰來干”“政策如何支持”等問題,激發了企業新動能。
去年全年,央企完成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2.18萬億元,同比增長32.1%,占全部投資比重的35.2%,在光伏制氫、碳纖維制造、汽車芯片等領域落地了一批重點項目,在激光制造、量子通信、衛星互聯網等領域組建了一批新企業。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茍坪在授課時說:“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事關全局,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既是攻堅戰、又是持久戰。”
記者從培訓班上了解到,下一步,國務院國資委將繼續強化對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各企業也紛紛統籌資源、集中力量,謀劃著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加快打造現代新國企
一直以來,活力和效率都是國有企業改革的中心問題。
國企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3.8萬戶國企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任期制、契約化管理覆蓋逾8萬戶企業22萬人……2022年底收官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破解了一系列制約企業發展的重大體制機制難題,形成了推動改革的強大勢能。
當前,新一輪國企改革行動如何乘勢而上?怎樣加快打造現代新國企?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也是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王宏志授課的重點。
在著力提升國企公司治理效能方面,王宏志表示,關鍵是把握好各治理主體之間的關系,不斷健全完善運行規則,將現有公司治理體系構建得更加科學、高效,推動公司治理效能持續增強。
在他看來,三項制度改革是激發企業活力、提高效率的必然要求,目前不同企業進展不平衡、覆蓋面精準度不夠、穿透基層不夠等問題仍然存在,改革成效還有待進一步鞏固。
例如,下一步,央企要推動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提質擴面——
一方面,增強契約目標的戰略性、科學性、挑戰性,在“跳一跳摸得著”的同時避免盲目“攀高”;另一方面,在考核范圍上擴面,鼓勵參照經理層成員的管理方式,更大范圍、分層分類落實管理人員管理責任,把各層級企業管理人員的活力最大限度激發出來。
【責任編輯: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