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客戶端:東航打造更綠色的可持續飛行
經濟日報客戶端:東航打造更綠色的可持續飛行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客戶端 發布時間:2024-05-17
記者日前從中國東航獲悉,東航打造從地面到空中、更加綠色的可持續飛行,提升飛行體驗,助力低碳發展。東航旅客可以親自參與到從地面到空中、覆蓋出行全過程的綠色減碳中來,成為東航可持續飛行的見證者乃至參與者。
近年來,東航持續創新探索,形成并發布東航《可持續飛行行動指南》(簡稱《指南》)?!吨改稀肪劢购桨囡w行保障,從運行線、客戶線、供應鏈線以及綠色企業文化建設4個維度,全面展示和拓展民航業的可持續舉措,共包含15個環節,50個關鍵節點,合計99項可持續舉措。在《指南》的基礎上,東航已經將可持續理念融入到日常航班運行中,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可拓展的綠色飛行綜合舉措。
航油是民航碳排放最主要的來源,也是踐行綠色理念、實現可持續飛行最核心的環節。記者了解到,去年,東航在MU2225航班上加注15%的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混合燃油,順利完成了SAF的首次商業應用。與此同時,這些航班還積極引入新能源車輛應用、旅客無紙化服務、機上垃圾分類等舉措。
東航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綠色減碳,正在從地面到空中的越來越多維度發力。航班運行方面,東航正最大程度優化飛行高度,采取截彎取直、優選停機位、優化滑行路線、APU替代、精準預估旅客行李重量、精準配餐、優化飛機重心等精細化燃油管控舉措,提高航班的燃油效率,全力減少航班碳排放量。在停機坪上,東航保障上海出港航班的清水車、污水車、行李裝卸車、貨物裝卸車等地面車輛,已經普遍使用新能源車輛,減少地面環節的碳排放量。
另據了解,在航空主業“綠色飛行”的同時,東航正圍繞自己的整個產業鏈體系,多維建設綠色減碳的企業。中國東航旗下的東航資產正在所屬整個業務板塊,加大建筑光伏等新能源利用,目前已成立上海元建筑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及科技創新項目評審委員會,形成新能源建筑的“學術+投資”評審機制,重點開展零碳建筑和光儲直柔專項課題研究,同時針對更多在建項目推進綠色建筑星級認證。對于已經建成的項目,東航資產則加大綠色運營,已啟動了東航濱江智慧建筑管理平臺項目,采用信息化技術和集中管理模式,對每一個建設項目能源消耗實行監控和數據化管理,以此挖掘節能潛力。
【責任編輯:張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