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迎峰度夏進入關鍵期 能源保供“電”亮夏日清涼
人民網:迎峰度夏進入關鍵期 能源保供“電”亮夏日清涼

文章來源:人民網 發布時間:2024-07-25
百米礦井下,采煤機滾筒飛速旋轉;能源運輸大通道上,一輛輛運煤列車呼嘯而過;蔚藍色海面上,巨大的風機布陣排列;高山峽谷間,水電站巍然而立……當前,正值迎峰度夏關鍵期,能源行業多措并舉,加大能源保供力度,“電”亮夏日清涼。
富煤、缺油、少氣的資源稟賦,決定了煤電仍是我國電力供應的主力電源。基于此,當前,各地陸續開展煤炭生產規劃和運輸調度部署,保障煤電機組“口糧”穩定供應。
在神東煤炭補連塔煤礦綜采工作面,采煤機飛速運轉,源源不絕的“烏金”涌入輸煤皮帶,每天有4.5萬噸原煤送到全國各地;在朔黃鐵路神池南站,每天有百萬噸煤炭從這里出發,一路駛達位于渤海之濱的黃驊港站后,運往全國各地;在浙江北侖電廠碼頭,卸船機滿負荷運行,源源不斷的電煤沿著卸船線皮帶運往封閉煤場……
“今年以來,煤電企業履行電煤中長期合同,提前謀劃開展儲煤工作,電廠存煤保持在近幾年歷史高位,為今年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打下堅實基礎。”中電聯規劃發展部副主任盧國良表示,截至7月4日,納入中電聯燃料統計的燃煤電廠煤炭庫存超過1.2億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28.5萬噸,庫存可用天數27.1天,較上年同期增加3.3天。
在煤電“壓艙石”為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打下了扎實基礎的同時,水電、光伏、風電、核電等清潔能源也“火力全開”。
在遼寧營口,全球單機容量最大風電機組正式發電。在滿發風速下,該機組每轉動一圈可發電44度,每年可輸出7400萬度清潔電能,可滿足4萬戶家庭年用電需求。同時,風電機組將和廠內的光伏及火電機組形成多能互補模式,為電網提供安全穩定的電力輸出。
在內蒙古,烏蘭察布新一代電網友好綠色電站示范項目已全容量并網發電。該電站可通過“高比例儲能”和“智慧調控”實現風光儲電站可測、可控、可調、可支撐等電網友好功能,參與蒙西電網頂峰供電和系統調峰,提高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水平。
為彌補風電和光伏發電波動性和間歇性給電網調峰和消納帶來的壓力,各地正大力發展儲能電站。例如,全國最大電網側共享儲能電站——山東慶云儲能電站投運,通過實現新能源“錯峰收儲”和“移峰填谷”可有效緩解電網調峰調頻壓力,提升新能源資源綜合利用。
“今年以來,江蘇、浙江、廣東、蒙西等電力保供重點省份全力推動一批新型儲能項目在迎峰度夏前及迎峰度夏期間并網投產,發揮頂峰保供作用。”中電聯規劃發展部主任張琳說。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迎峰度夏電力供需的結構性矛盾,能源行業要進一步提升電網大范圍資源優化配置能力。
記者梳理,今年以來,張北—勝利特高壓交流線路投產、華中區域建成“日”字形特高壓交流網架,華北西電東送通道調整全面完成,一批省域電網主網架優化和補強工程建成投產,支撐全國跨省跨區輸電能力較上年提升超過1200萬千瓦。
“電網企業要發揮大電網和各類電源在空間上的互濟作用和時間上的調節作用,動態優化全網余缺互濟實施策略,在年度跨省跨區電力市場成交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跨區輸電通道富余能力,進一步提高市場化交易規模,最大限度保障電力電量平衡。”張琳說。
【責任編輯:張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