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第七屆中國企業論壇“數智化賦能產業升級”平行論壇在京召開
人民政協網:第七屆中國企業論壇“數智化賦能產業升級”平行論壇在京召開

文章來源:人民政協網 發布時間:2024-11-12
一個國家的數智化水平,是衡量其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標準。隨著數智技術快速發展,如何使其為各行各業發展深度賦能,成為政府、企業和社會關注的焦點。
11月7日下午,第七屆中國企業論壇“數智化賦能產業升級”平行論壇在京舉行。“數智化賦能產業升級”平行論壇是第七屆中國企業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指導,人民政協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沈麗霞主持,來自全國眾多權威專家、資深學者、產業先鋒共80余人出席論壇。與會嘉賓圍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的布局培育,以及數智化轉型給企業帶來的深刻變革進行了深入討論。
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李兆前在致辭中指出,數智技術已成為新型工業化的鮮明特征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數智化轉型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絕大多數企業都會面臨技術、人才、資金、市場應用等方面的難點和痛點,需要企業、政府和學界不斷思考、探索和實踐,助推我國企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海量的工業數據是實現智能化的重要前提,而工業數據的產生、傳送、存儲、計算、分析和應用需要智能化的載體。”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魯春叢在主旨發言中表示,推進工業互聯網需要實行“一米寬百米深”的T型戰略,分業推進、分級推進、頂格推進,逐個行業做深做透,引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梯次推進改造。
人工智能是數智時代
“新質生產力”到底是一種怎樣的
如何結合自身實際找到行之有效的數智化路徑,是眾多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亟待破解的“必答題”,需要集納眾智。
在案例分享環節,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萬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尚吉永表示,加快石化產業數字化轉型,是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舉措。萬達集團自主研發的“創
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盧鐵忠介紹了中國核電推動核能產業與新一代數字技術深度融合的成功案例。在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的全球首堆福清核電站,通過引入三維數字孿生系統、反應堆在線仿真系統和智能診斷預測分析系統,創建了核電站數字副本,實現操作預演、運行優化和方案驗證的智慧運維應用,定義了智慧核電站的未來。
工業軟件是智能制造的根基。在浪潮集團副總裁、浪潮通用軟件有限公司總經理魏代森看來,AI框架將成為軟件的基礎架構,賦能業務流程自動化、智能化。新型工業軟件要在技術方面融合重構、業務方面協同貫通、生態方面聯合創新。目前,浪潮依托數字技術底座,正在支撐國產化替代平穩過渡。
數智時代,算力已成為最為核心的資源體。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兼董事會秘書徐冰表示,全球進入人工智能“大基建”時代,AI作為核心生產要素成本已大幅降低,驅動了相關產品普及到眾多行業。目前,商湯正在建設亞洲領先的AI基礎設施,做好扎實的基礎工作,讓人工智能技術所有行業、所有人都能用得起。
杉數科技是智能計算與智能決策領域的前沿技術企業。“在服務工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中,我們發現智能化的價值核心是智能決策。”在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員,杉數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產品官
無論是在人工智能領域、科技行業還是傳統行業,眾多企業都在積極探索如何在這場變革中脫穎而出。
圓桌對話環節現場
在主題為“產業升級中的企業機遇”的圓桌對話環節,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理事、極客邦科技創始人兼CEO霍太穩與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樂,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理事、北京微夢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充,深信
霍太穩表示,“技術的盡頭是業務”,只有與實際業務場景相結合,人工智能才能真正發揮其生產力,這也是實現人工智能技術落地的關鍵所在。
董樂認為,人工智能是一個質態,不是一個業態。這就意味著它將從根本上重塑、重組和改革原有產業體系,帶來新的生產關系。企業要有自身的方法論將業務發展與人才培育結合在一起,真正實現“人機共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數智時代這個器就是人工智能。”趙充表示,微夢傳媒的定位是面向全球的AI辦公工具孵化器,為企業和用戶帶來變革性的效率提升,讓每一位使用者的學習和工作流程帶來飛躍性的變化。
付夏冰表示,當前產業升級的方向非常明確,就是以顛覆性技術、前沿技術等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升級,催生出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數智化轉型人才先行,深信
“未來建筑行業一定是智能化、低碳化的,當自動駕駛走進現實,建筑空間也必將進入邊緣自控時代。”劉春紅介紹,采用合一智控邊緣自控系統的辦公場景中,用電設備開關和調節均不再需要人為干預,是實實在在的“減碳好幫手”。
這些來自一線的聲音,道出了產業數智化轉型的關鍵,也折射出企業面對未來爬坡過坎的底氣與信心。
【責任編輯:張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