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 發布時間:2017-08-11
今年的夏糧收購目前已接近尾聲,儲糧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近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走訪了中儲糧位于江蘇徐州、安徽宿州等地的直屬庫發現,售糧、管糧、存糧3個環節均引入了科技手段,農民辛苦種出來的每一粒糧食都經歷了科技之旅。
售糧一卡通全程結算方便有序
7月中旬,徐州的氣溫已接近40攝氏度。徐州同安區二堡村的種糧大戶李同德坐在徐州直屬庫的售糧大廳里吹著風扇喝著綠豆湯,等待售糧結算。他難掩興奮地告訴記者:“今年的收成不錯,賣了幾千噸?!?/p>
李同德向中儲糧徐州直屬庫賣糧已超過10年,“俺們雖然累點淌點汗,但到這里賣糧放心,磅重、糧食等級與在家里量的基本沒有差別,最重要的是有秩序?!?/p>
當售糧人把糧食運到直屬庫后,即進入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術規范的糧食收購流程。售糧人入門登記后,糧食開始扦樣檢驗,毛重檢斤,皮重檢斤,收購結算,統一支付結算,收購發票稅務驗證,數據上報總公司。每一步均有電腦自動拍照留存影像資料。
去年,李同德開始使用一卡通收購系統結算,他來售糧只需要帶一個手機。等待糧食清算完,他的手機“嘟”一聲立刻顯示售糧款到賬,整個流程一般兩個小時完成。他還幫周圍的親戚朋友售糧,按幾個鍵就可以給他們轉賬。
徐州直屬庫的一卡通支付結算中心負責人劉永玲介紹,今年共有158個戶點使用了一卡通,用技術手段防范違規行為,從根本上避免了給農民“打白條”的行為,保證4個小時之內把糧款付到售糧人手里。截至6月10日,總共收購130萬噸糧食,支付了31.6億元。
支付快也要保證資金安全。徐州直屬庫主任靖峰表示,直屬庫在支付糧款之前,會通過一卡通系統全面核驗售糧人信息、檢斤驗質憑證、現場圖像信息等,確保錢糧掛鉤、直接兌付,防范委托庫點虛報數量、套取和挪用資金等風險。
智能監控系統“千里眼”保障安全
“只要糧食到了倉庫里,每一步都有監控?!毙熘居率切熘葜睂賻斓闹悄鼙O控操作員,他點擊著遠程監控系統巨大的電腦操作屏,可以隨意調取糧食從檢驗到入庫的每一步留影,也可以看到倉庫的溫度、濕度和糧食狀況。這個系統使管理者無論在哪里,無論何時,打開電腦即可以看到糧倉的最新情況。
徐州直屬庫是較早安裝智能監控系統的倉庫之一,現在倉庫內有134個攝像頭,重點監控安全生產和出入庫作業情況,以及倉庫內的糧情、蟲情和糧溫等。徐志勇回憶,曾經有工作人員在儲倉作業時沒有關門,正是通過智能化糧庫在線監控系統這一“千里眼”的提醒,才消除了安全隱患。
在中儲糧安徽分公司,直屬庫和央企、省屬企業租倉庫點全部建設遠程在線視頻監控系統,安排專職人員負責在線監控巡查,初步實現了對租倉庫點的實時監控。公司綜合運用人防、技防、法防、經濟防范等手段,切實防范各類風險。
在棗莊直屬庫,轄區直屬企業全部安裝并應用糧情遠程監測系統、數量在線監測系統、智能出入庫管理系統、智能安防系統、智能通風系統、智能氣調等,取得了良好效果。
像這些倉庫一樣,智能出入庫系統采用“一卡通”全流程管理和物聯網設備,嚴把糧食入庫關和出庫關;糧情監測系統以溫濕度傳感器為基礎,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對糧情變化趨勢進行智能預測和預警;糧食數量監測系統以監控視頻為載體,可以直觀地察看倉內糧食數量,24小時無盲點監測糧面變化情況并自動進行影像資料留存。
中央對中儲糧工作提出的要求是“確保中央儲備糧棉油數量真實、質量良好,確保國家急需時調得動、用得上”,這也是智能化糧庫項目的設計主線。據了解,中儲糧總公司2014年年初制定了《智能化糧庫改造三年規劃綱要(2014-2017)》,改造主要內容就是搭建集糧情遠程監測、智能出入庫監管、庫存數量監測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全新智能化糧庫管理體系。
儲糧“黑科技”實現綠色糧食新目標
過去對儲糧的要求主要是保證沒有蟲害和不會變質,但隨著糧食安全內涵從重數量安全向更加注重質量和食品安全擴展,各種“黑科技”也運用到了倉庫中,推進糧食保質、減損、降耗、增效,突出保鮮、營養、安全的綠色儲糧技術應用。
值得一提的“氮氣儲糧”,即向糧堆中充入氮氣替代化學藥劑熏蒸對糧食進行害蟲防治,在儲糧中實現化學藥劑的“零排放”。因顯著的保鮮及蟲霉防治效果和良好社會效益,2014年1月該技術榮獲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如今,中儲糧形成了北方以低溫準低溫儲糧為主、南方以控溫氣調儲糧為主的技術路線,分品種、分生態區域的糧油儲藏技術體系基本建立。全面推廣智能氮氣儲糧、內環流控溫儲糧、智能通風、低溫控溫等儲糧新技術,實現自動測定參數、自動選擇工作時機,更有利于提高庫存糧油品質,實現科技儲糧、綠色儲糧。
截至2016年年底,中儲糧全系統空調控溫儲糧規模達到2000萬噸以上,氮氣氣調儲糧技術改造1500多萬噸,內環流控溫儲糧1700多萬噸,智能通風約1800萬噸。中央儲備糧科技儲糧覆蓋率達到95%以上,綜合損耗率全面控制在1%以內,節約成本費用兩億元以上,有效發揮“無形良田”作用。
2016年,中儲糧啟動了倉儲管理“標準倉、規范庫”建設,新制定及修訂完善10余項操作規范,進一步健全了倉儲標準化管理體系,并在2017年全面實施,從2017年到2019年,將標準倉的推廣率逐步提升至50%、80%、100%。
有關部門歷年檢查結果顯示,中央儲備糧宜存率從成立之初不到60%迅速提高并穩定在95%以上,質量達標率明顯提高,儲糧數量質量更有保障。(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