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一帶一路”工地上的中國年
人民日報海外版:“一帶一路”工地上的中國年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發布時間:2018-02-12
二月三日,“歡樂春節”慰問演出活動在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工地隆重上演。(圖片來源:中鐵大橋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官網)
春節臨近,春運路上都是返鄉的人們,而在“一帶一路”工地上的中國建設者們,仍然奮戰在異國他鄉。這是“一帶一路”工地上特殊的中國年,他們將在工地上與外國友人一起共度春節。
春節堅守工作
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以東1200多公里處,茫茫雪原,銀裝素裹。這里的鉆井機器不停地運轉,這是王駿在工地上度過的第6個春節。
王駿是中俄烏德穆爾特合資公司項目的管委會副主席、中方代表。他所服務的這個項目是目前中國在俄羅斯產量最高的一個在產油田項目,被譽為中俄能源合作的成功典范。
高產量源于工人們一刻不停的工作,即使春節也不準備停工。王駿說,大寒大雪通常預示著開春后的大汛,為了減少春汛對產量的影響,石油工人們必須趕時間、搶進度,爭取每天多生產原油,確保完成全年產量任務目標。
在俄羅斯零下20攝氏度的冰天雪地中,中國石油工人們在忙碌著。在馬來西亞零上20多攝氏度的天氣里,中國工人們也沒有停止工作。
趙建中是中國電建在馬六甲皇京港填海造地項目的一名員工。每天早晨7點,他就已經到達工地等待挖沙船開始工作。像趙建中一樣的中國員工還有50人左右。
在斯里蘭卡的漢班托塔港,在白俄羅斯的中白工業園,在埃及的輸電線路工程,在老撾的南歐江四級電站……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工地上,中國建設者都留下了他們辛勤奮斗的身影。
貢獻中國智慧
在馬六甲皇京港,中國電建負責幾個島嶼共計609英畝的吹砂回填、護岸及防波堤修建等工作,工程量相當于再造一個城市。高難度的水底淤泥處理等難題必須依靠中國技術,而護岸建造等技術方面的工人必須從中國引進。因此即使馬來西亞不缺外國勞工,春節前夕,中國電建還是從國內抽調了一批工人來幫助建設。
趙建中說:“馬來西亞和中國友誼深厚,我們既然來了,就要盡一份力。”
同樣離不開中國智慧的還有埃及。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幫助埃及改造約1285公里500千伏交流線路,以保證其正常供電。這也是埃及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電網升級。
據線路主干網升級改造項目經理蔡永平介紹,截至目前,工程總進度已完成約70%,而且每條線路的竣工時間都大大提前。為了確保埃及輸電線路工程按期完成,今年春節,將有100多名中國員工留在埃及過年。
中國電力工人的成績獲得了埃及電力部長穆罕默德·沙克爾的“點贊”,他說中國公司技術先進,施工進度快,工程質量高。
共度中國新年
詼諧幽默的《老鼠娶親》、威武勇猛的《牛斗虎》、氣勢磅礴的《黃河船夫》,這是“歡樂春節”慰問演出近日在孟加拉國的帕德瑪大橋工地的活動。
在帕德瑪河畔的工地現場,響起的不是機器轟鳴,而是來自祖國的山西絳都春鼓,和人們的歡呼喝彩聲。留守工作的中國建設者們和其他國家的工人們一起揮舞著中國國旗,共同感受中國年的溫馨和歡樂。
在斯里蘭卡的漢班托塔港建設工地,幾乎全部人員在春節期間都會留下來工作,為此,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計劃了狗年迎春系列活動。除夕當天,中斯員工將一起在項目部營地里開展定點投籃比賽、套圈、搶板凳等游戲,還將寫春聯貼春聯,包餃子看春晚。
能和外國友人一起共度春節,是繁忙的工作中不可多得的樂事。王駿說,按照往年慣例,除夕那天,中國石油人下班后還會邀請俄羅斯朋友到公寓品嘗中國餃子,喝上兩杯伏特加,大家一起分享中國春節的歡樂。(葉 子)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