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媒體觀察 > 正文
        紅旗文稿:新一輪改革開放呼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

        文章來源:紅旗文稿  發布時間:2018-05-30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既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經濟價值的創造者,也理應成為社會主義精神財富和人文價值的創造者,更應是社會生產力中最活躍最積極最有決定意義的因素—人才資源和人力資本的創造者。而企業的發展成長和壯大無疑都有賴于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2017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充分肯定企業家為積累社會財富、創造就業崗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強綜合國力做出的重要貢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需要的企業家精神既要體現時代潮流,又要體現民族精神,還要有社會主義企業家所應獨具的政治使命、社會責任、歷史擔當和人民情懷,其最核心的特質有五點:創新能力、進取意識、工匠精神、國際視野、愛國情懷。

        一、實現從并跑到領跑,需要創新能力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從落后到跟跑,到并跑乃至超越,有的企業成為世界同行業的領跑者,這與一大批敢于改革創新的企業家的貢獻密不可分。取得這樣的發展成就,關鍵在于創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當今的時代精神。許多企業家本身就是從技術帶頭人、項目總師成長起來的。近來熱播的《中國建設者》《輝煌中國》《大國重器》《厲害了,我的國》中,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創新項目,無不體現出企業的創新成果,無不體現出企業家改革創新的能力。當今復雜的國際形勢下,深化改革、不斷創新是培育世界一流企業的必由之路。面對大國博弈,想要從并跑到領跑,更加需要發揮創新創造的中國智慧,進一步喚醒創新能力與創造潛能。

        改革創新凝聚著企業家的智慧與心血,是企業取得突破性發展、趕超歐美競爭者的關鍵要素,而企業家是新時代發展創新型經濟的中堅力量,我們需要新時代的企業家們擁有敢于打破常規、能夠超出常人的創新能力。特別是在技術創新方面,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通過自力更生、自主研發,加速推動各領域核心技術突破,將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擁有并增強核心競爭力,在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

        二、培育全球競爭力,需要進取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7月給福建企業家的回信中鼓勵他們要發揚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闖勁,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任何一個抉擇都有風險,不敢冒險就會停滯不前,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大幕已經開啟,與外國強手過招,需要企業家敢于冒險,需要企業家有執著且頑強的進取精神。

        新興際華董事長、企業家奚國華曾說過,想要站在舞臺的中央,就必須走出去,到我們競爭對手的主場去,跟他們直接去競爭。以振華重工為例。集團朱連宇董事長在回憶老一輩企業家勵精圖治的故事時說,當年振華重工在是否要走出去,是去落后的國家、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這些事關企業發展前途的問題上進行了艱難抉擇。當時的企業家們做出了正確的決定,經過不懈努力,他們拿下了競爭對手的市場。如今,他們已經敢于向全球的同行、專家發出邀請,向他們毫無保留地展示振華重工在碼頭智能化領域的成果,并用這種方式倒逼自己不斷前進,不斷超越。

        在中國注冊的企業平均壽命是2.7年,可見市場競爭是非常殘酷的,全球市場的競爭更是激烈。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個企業成功壯大的同時,也許有成百上千個企業倒下。即使是成功拿到競爭優勢、占據領先地位的企業,如果不居安思危,也難以避免遭淘汰的命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企業改革發展不斷取得重大進展,在國際國內市場競爭中涌現出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骨干企業,他們在市場競爭中摸爬滾打,在國際化進程中發展壯大,背后都有著企業家敢為人先、銳意進取、艱苦努力的故事。要想在全球市場擁有競爭力,新時代的企業家們必須擁有頑強拼搏、爭創一流的進取意識。

        三、追求高質量發展,需要工匠精神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我們追求的是更高水平的發展,是成為制造業第一強國,為此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出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港珠澳大橋是2017年最火熱的話題之一,這一大國重器的誕生就是工匠精神的完美詮釋。以當時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最終接頭吊裝對接為例,從早上3點到晚上10點半,業內、媒體乃至全社會都翹首以待。負責完成最終對接的是振華重工,朱連宇董事長回憶說,當時他們動用了世界最大的1.2萬噸起重船來吊裝最終接頭,起重船將最終接頭吊到水下后,與兩端沉管之間只有5厘米的距離,另外整個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全是混凝土結構,只有最終接頭是鋼結構,這么一個龐然大物如何能精確地就位?如何對接好、密封好、焊接好?這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一點點問題后果都不堪設想。當時現場氣氛緊張得令人窒息,到了晚上10點半,最終接頭成功對接,經測量,已經達到了設計標準。但在坐船離開現場時,他們用更精確的光學測量,發現還是有些偏差,項目執行團隊陷入了激烈討論,是就這樣算了還是重新來一次?重來一次不僅又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還有失敗的風險。當時港珠澳大橋項目負責團隊包括總工程師鄭重決定:重來一次。經過重裝,最終實現了橫向、縱向的偏差只有毫米級。這一驚心動魄的過程,最終保障了港珠澳大橋能夠順利通車,并且做到了全線海底隧道滴水不漏,這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強調工匠精神,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對產品精雕細琢,在生產、服務等各環節追求精益管理,在技術、品質、標準等方面建立起優勢,才能支撐起中國實現由制造業大國向強國的躍升。要將工匠精神融入企業生產每一個環節,促進企業千錘百煉、提高質量,首要的就是新時代的企業家們要擁有專注品質、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以這種精神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保障高質量發展。

        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國際視野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關于人類社會發展的新理念。2018年,在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中,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進了憲法序言。共同體的內涵之一就是國際化。放眼世界,企業只有在技術路線、制度模式、資本結構等方方面面國際化,才能在經濟全球化中占得優勢。不論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行業,不管哪個國家、哪個地區,都必須具有世界眼光,都必須在全球范圍內來謀劃其發展。

        以中國建材為例,與其有業務合作的企業多達上千家,中國建材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堅持塑造“中國品牌”的影響力。首先在技術上,中國建材研發的新興干法水泥、浮法玻璃已為全行業所使用,給其他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也擁有了核心競爭力,由此,中國建材將眾多企業納入其品牌麾下,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讓民族品牌逐漸成為國際品牌。

        再如振華重工,振華重工這些年已經帶動了國內的160多家上下游企業走出了國門,可謂一榮俱榮。如今他們將合作拓得更寬,視野放得更遠,一是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打造先進制造產業集群,在走出去的路上不分所有制,不分規模,資金、品牌、市場、渠道、企業轉型、技術升級,在振華重工搭建的平臺之上可以獲得巨大的發展空間。二是為用戶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務,資金層面的支持、研發層面的共建,或是服務上的要求、共同發展的需求,振華重工都以共贏的理念來展開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整合資源,進一步做強整個板塊、體系。這說明,當企業掌握了核心技術,在行業做到了領先,就有了足夠的底氣拉外國企業入伙,用這種方式來突破貿易壁壘。

        當今世界,開放融通的潮流滾滾向前。打造合作共贏的命運共同體不僅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更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面對“一帶一路”帶來的新機遇,面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日益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歷史潮流,作為走出去的領航人,新時代的企業家們需要擁有迎接合作、擁抱機遇的國際視野。

        五、直面逆境與挫折,需要愛國情懷

        企業家不僅僅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更應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懷有崇高的使命感與強烈的情感。中國建材的宋志平董事長講述自己奮斗的故事時說,中國建材在15年前只有20億元的銷售收入,到去年超過3000億元,企業不會生來就是大企業,而是在充分競爭的環境下,靠一路改革創新發展過來的。他曾經被競爭對手打倒在地,最后求著對方合資,對方都不要,希望把他們徹底滅掉,但是憑借內心的使命感,踉踉蹌蹌地又站了起來,繼續競爭、拼搏,最終還是打贏了。

        企業家們成功的背后,都有著歷盡艱難的故事。面對壓力、風險、挫折、失敗,依然迎難而上,依然保持奮斗的激情,其原動力來自于那顆赤子之心,來自于深沉的愛國情懷。從洋務運動開始,近代企業家們將師夷長技以自強付諸實踐,到辛亥革命后實業救國,再到新中國成立以后開始制定的五年計劃,再到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確立,到如今“一帶一路”倡議開花結果,中國的企業家們一直遵循著一條價值主線,這就是振興中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企業家們從基層摸爬滾打一步步走上來,真切地認識到,企業目標不僅僅是財富,更應該是創造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更高效益的發展,給人們帶來幸福感、安全感;企業做強做大了,積累了財富之后,就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更好地回饋社會,讓國家社會發展不斷進步。

        發揮企業家精神需要良好的環境。走進新時代,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正有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家涌現出來,主動承擔各種社會責任,走在時代前列,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我們對企業家報以與時俱進、一往無前的深切期許的同時,也應對企業家們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為企業家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為企業家精神的發揮營造濃厚的氛圍,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首先要創新體制機制,優化企業家成長環境。要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進一步落實董事會依法行使重大決策、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權利,保障經理層經營自主權,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加強企業家正向激勵,采取多種方式探索完善中長期激勵機制,通過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企業家動力和活力。

        其次要關心愛護企業家,創造心無旁騖干事業的良好條件。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真誠關愛,注重事業上感召、待遇上保障、心理上關懷,推動中央有關政策落地實施,堅定企業家信心,穩定企業家預期,保障企業家人才健康成長、心無旁騖干事創業。

        最后要理解包容企業家,建立改革創新容錯機制。建立容錯機制,鼓勵探索創新,支持擔當作為,允許試錯,寬容失誤,營造尊重企業家價值、鼓勵企業家創新、發揮企業家作用的輿論氛圍。對大膽探索、銳意改革所出現的失誤,只要不屬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當謀利、主觀故意、獨斷專行等情形者,要予以容錯,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營造尊重企業家價值、鼓勵企業家創新、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濃厚社會氛圍。

        (作者: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主任 毛一翔)

        【責任編輯:語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视频 |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色偷偷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色AV一区二区三区| 2024最新热播日韩无码|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国产高清中文手机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 亚洲av中文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99高清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v中文无码|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无码av最新无码av专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天堂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无码WWW在线视频观看| 色综合中文字幕|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香蕉伊蕉伊中文视频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午夜无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亚洲av|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 | 中文字幕色AV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