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11-16
高質量發展是中建集團旗下中建四局孜孜不變的追求。中建集團召開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動員部署會議以來,中建四局黨委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圍繞實現“一創五強”戰略目標,緊扣“166”戰略舉措,制定一系列行動方案,形成了“四局做法”。如今,新的活力在蓬發,新的空間在打開,新的動能在聚集,一個高質量發展的企業呈現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版圖之中。
戰略引領,優化市場
中建四局以爭做中建集團區域發展的優秀排頭兵為戰略目標,堅決扛起轉型創新責任,錨準高端市場精準發力,加快推進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非常之時,必以非常之舉應之。中建四局集中力量深耕重點城市,進一步夯實在華南、西南、東南區域優勢地位,市場營銷深耕區域由22省134市調整為20省66市,新設立西北公司及北京公司,形成“一主兩翼兩支撐”的區域布局;同時集中優勢資源向廣東聚焦,實現全域布局。截至目前,18家二級單位11家總部在廣州、深圳,全局在廣州新簽合同額暫居集團第一。43億成功中標廣州恒大足球場項目,21.2億中標廣州白云機場三期安置區項目,中建四局與廣東的聯系愈發緊密,區域深耕已見成效。
高質量發展的號角已吹響,依靠資源優勢,中建四局牢牢把握“三高”項目,以大項目落地提升區域影響力,以公投公建等高端項目的開拓改變低端房建占比大的被動局面,先后斬獲了南京金融城、廈門新體育中心、深圳南山科創中心等一大批高端項目,廣西金融廣場、遵義干部學院等項目獲得建筑行業最高獎項魯班獎。截至今年9月,西南、華南、東南三大區域新簽合同額突破千億元,66個核心城市新簽合同額近千億元。
深化改革,創新管理
變革圖強的戰役打響后,中建四局緊跟中建集團決策部署,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為指導,以集團“166”戰略舉措為契機,一個節點接著一個節點抓,一仗接著一仗打,揮出“四局改革組合拳”。
第一時間開展全局大動員,形成方案。四局黨委書記帶領班子抓緊部署,研究落實任務舉措,形成四局行動方案。通過黨建雙月會、總經理辦公會、低效無效資產整改辦公室例會,協調、推進、檢索落地落實情況。
第一時間組織調配最強力量深化制度改革。強化勞動用工管理,出臺員工勞動關系管理辦法,推動全局用工市場化進程。創新選拔任用機制,開展領導崗位公開競聘。在對標市場的基礎上確定具有競爭力的薪酬標準,使分配制度更加科學、更符合企業高質量發展要求。
第一時間細化“六個專項行動”內容,將其與四局“變革圖強、提質發展”的目標相結合。通過“一企一策”“一人一包”“一難一幫”原則,多措并舉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局、公司兩級領導班子領銜117個攻堅包,加快低效無效資產處置。有針對性地制定企業層面“四全一化”共21條、項目層面“六真一創”共7條基礎管理提升專項方案,提升基礎管理能力。在專項行動中,從明確責任部門、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到加強過程督導和考核,全局職工握指成拳、合力攻堅,共同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強化歷練,激活動力
變革圖強,人才先行,積極利用人才資源全力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今年以來,中建四局積極完善人才服務體系,出臺了《關于加強局及公司兩級總部人員內部交流與基層歷練的決定》,強化局、公司兩級人才基層歷練,優化人才成長生態環境,將分公司和項目一線打造為人才培育基地。打通各層級人才成長通道,注重從一線考察、識別和提拔干部,形成鮮明的“憑德才、重經歷、看業績、聽公論”選人用人導向。輪崗機制讓各類人才有了施展本領的舞臺,形成了干事創業的氛圍,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中建四局。
依托中建四局的人力資源服務系統,建立更新及時、上下貫通的“動態人才庫”,形成全局人才數據“一個庫”。同時將擁有專業證書的人才納入補貼范圍,增加員工收入,提升人才的“獲得感”。
從抗擊疫情到企業復工復產,四局奮斗者起早貪黑、頑強拼搏,打贏了一次次攻堅戰,暢通了企業提質發展循環的“毛細血管”,為四局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在“變革圖強、提質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建四局將堅定不移推進企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努力在新起點新征程拓寬發展路,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