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龍!”項目經理楊博話音未落,獨木河大峽谷間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中國交建二公局建設者在狹窄的地理條件下,實現了陽寶山特大橋橫跨天塹,連通兩岸。
陽寶山特大橋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定縣,全長1112米,橫跨獨木河兩岸。平日里層巒疊嶂、深壑幽谷的多姿風光,到了建設者的眼里,卻是一個個接踵而至的難題。
“貴陽側懸崖峭壁,黃平側山路蜿蜒崎嶇,物資運輸就是個大難題?!睏畈┗叵肫甬敃r的情況,滿臉無奈。剛開工,只有一條臨崖修建的928縣道可以通往項目部,為此,項目部花費近半年的時間修建了6.3公里的施工便道??墒?,受地理條件影響,所修的便道僅有3.5米寬,其中有一段便道的坡度更是接近20%,加上貴州山區多雨霧的天氣,讓動輒三四百噸的鋼桁梁梁段運進大山成為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難題。
楊博帶領項目團隊開展運輸方案的研討,最終決定將幾百噸的鋼桁梁拆分成若干段桿件,分批運輸至施工現場,再由作業人員采用高強螺栓進行連接,最終組裝成整片的鋼桁梁。由于貴陽側全是懸崖峭壁,沒有合適的施工場地,所以鋼桁梁的組裝、吊運只能放到黃平側進行?!巴ǔG闆r下,大橋的梁段都是兩側起吊,而我們只能從黃平側起吊,保證施工效率可讓我們犯了難。”項目總工程師郭瑞介紹。
由于梁段距離吊索較近,出于安全考慮,項目團隊決定起吊時先將梁段旋轉90度改為順橋向,運輸到指定位置后,再旋轉90度回到初始方向后再安裝。如此一來,吊運效率變得更低。郭瑞隨即帶領技術人員展開科技攻關。經過查閱經典案例和反復研討,大家決定參照在國內重點工程中成功應用過的旋轉吊具,并在其基礎上加以改進,把吊裝鋼箱梁改為鋼桁梁,增大橋梁跨徑和吊重。同時,將吊具重量由60噸減少至38噸,并研發了移動端智能操作系統。在吊運過程中,鋼桁梁每一個點的受力和重心都不一樣,技術人員可以通過操作系統隨時掌握電動旋轉吊具的旋轉速度、角度和運行情況,實現高效吊運。
不僅如此,項目團隊在施工組織上也下足了功夫。團隊成員細化施工任務,將吊梁計劃分解成月、周、日計劃,周密部署現場勘測、物資機械進場等工作,每天召開總結會,查漏補缺。經過管理和技術的雙提升,每天鋼桁梁吊裝達到了2片,與兩側起吊施工效率相當。
有限的作業空間,讓纜索吊系統的布設也變得困難重重。按照以往的施工經驗,卷揚機通常錨固在錨碇上,但是陽寶山特大橋錨前區域剩余面積無法布設卷揚機,項目團隊必須另辟蹊徑。
經過現場勘查,大家發現只能在錨碇前方有限的空間單獨做基礎。新的基礎錨固方式、沿途錨固力計算等都要重新調整,郭瑞帶領團隊成員一頭扎進實驗室,反復建模試驗,調整方案20余次,最終敲定了新型錨固基礎的各項參數。此外,為了減少新錨固基礎的混凝土用量和尺寸,團隊成員在巖石地基上打入4米深的錨桿來增加穩定性,“這個錨桿的作用就相當于主塔下的樁基?!睏畈┱f。
如今,陽寶山特大橋順利實現了橫跨天塹,大家都期盼著大橋順利通車的到來。
【責任編輯:家正】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