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21-09-07
立秋以來,瀾滄江支流彌沙河峽谷東岸山坡上雨霧氤氳,潮濕的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烤煙香味。8月27日,在彌沙鄉前往沙溪寺登街盤旋的鹽路古道邊,一群白族“當家姆”(白族話:家庭主婦)正集中火力,將運來的煙葉進行分揀、篩選、綁桿、然后送進烤房。烤房外,煙雨中人們在田里,忙碌采摘著和搬運,由綠泛黃的中上部煙葉,山鄉呈現一片豐收的景象。
助力百姓過上好日子
2015年前,段盛華一家還是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但夫妻同心攜手迎難而上,經過幾年的努力拼搏,用勤勞和汗水換來了脫貧致富。
天未明,段盛華的妻子就起身前往同村的烤房,段盛華則穿上雨衣去采摘煙葉。和夫妻倆一樣趕早的還有一群“南網藍”,經過半個多小時山路崎嶇蜿蜒,他們一到村里就忙開了,對配電線路、變壓器進行巡視和撿查,又是緊固又是測溫,然后到村里各烤房,排除存在安全隱患的接線端子和線路,細心講解安全用電知識,了解“電能烘烤”的用電需求,對全村烘烤煙葉過程“精準把脈”。
“以前如果碰上線路停電、跳閘、電壓低等問題,還得騎上摩托趕到彌沙下登街子上買幾桶汽油,購買汽油的時候,速度要快,才能確保煙葉質量不被影響,用小發電機發電,150多元的汽油只夠一天的用量,以前烤煙最擔心的是停電,每次跳閘或者停電段盛華都會十分煩惱,全部用電烘烤,擔心雨季半夜線路出故障,全部用發電機烘烤成本又太高,又辛苦而利潤空間被壓縮得很低。”段盛華說道。
守護烤煙電爐子
金黃色煙葉閃亮出爐,在烤煙的程序中,40個小時的定色期是最重要的步驟,需要加大火力、燒火要溫、升溫要準,切不可降溫,才能讓煙葉變得金黃,供電穩定才能保證煙葉的成色好,才能價高。村民們都說:“對這樣‘零距離’的電力服務,我們感到很滿意,有了充足電能,今年的烤煙豐收在望。如果每天發電需要150元,而用普通電烤每天才不到20元。”
為確保煙農烤煙用電無憂,南方電網云南大理劍川供電局通過電網建設、技術手段和超前服務三條路徑,成立6支服務隊進行網絡化服務,當好煙農的貼心電管家。“當前正值烤煙定黃階段,是決定烤煙質量和烤煙價格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各位鄉親可加入我們的微信烤煙群。”彌沙供電所副所長和曉旭說道,“我們在烤煙季到來之前,便通過建立微信群的方式,與轄區內各村落的煙農建立起聯絡通道,以便及時了解煙農電烤房的新建計劃和用電需求,一旦發現有問題,及時幫客戶進行處理。”
為助力鄉村振興,大理劍川供電局今年在東莊村舊井自然村投入資金48.97萬元,新建了高低壓線路,徹底解決了舊井村電烤房供電“卡脖子”問題,從源頭上解決了供電服務群眾的痛點。如今,供電員工們依舊在鄉村振興路上奔波,只為提供更好的電力服務。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