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9-27
在即將迎來新一天黎明之際,火光刺破黑夜,轟鳴聲響徹山谷。8月底,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七號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的護送下發射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任務周期壓縮 嚴格細致不減
今年長三甲系列火箭預計執行12次發射任務。本次任務不僅要經受住高密度發射考驗,更是該型號全年發射任務中的“重頭戲”。
為確保本次任務圓滿成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長三乙火箭發射隊額外定制了72項專項復查。截至目前,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全年的發射任務尚未過半。任務時間緊,工作量大,工作交叉并行。本次任務的火箭技術區工作由上一發任務的發射隊員完成,執行這發任務的隊員也會協助下一發任務的隊員們完成火箭廠房內的箭體恢復、檢查等工作。
“正常任務一般有24天的任務周期,而我們這次只有16天的時間。”發射試驗隊01指揮員張濤表示。在高密度發射、人員長期出差、出廠評審等工作量大且強度高的背景下,發射隊員們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繼續保持發射場工作和飛行過程質量問題“雙零”的工作目標,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為此,發射試驗隊還在產品優選和人員優選兩方面進行了“雙優配置”,包括質量確認制、火箭出場報告以及飛行結果分析等,全體隊員的工作爭分奪秒。
雨季火箭防潮 密切配合保安全
8月,正值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雨季,幾乎每天都有降雨,山間云霧繚繞針對潮濕、多雨的天氣情況,發射試驗隊對火箭加強了防水防潮防雷措施,以此消除漏電的風險。
為了保障本次發射人物圓滿完成。發射隊員做了很多幕后的優化工作。首先,針對三級發動機進行了預冷時序優化,增加了總預冷時間,提高了火箭的運載能力。其次,更改了副控閥導桿材料,減少磨損情況的發生,提高了發動機的工作可靠性。第三,優化產品加工工藝,提高了生產效率。
在以往改進、完善的基礎上,發射試驗隊在這次任務中還全面實現了“確認制”和“精細化”,把發射場工作流程落在紙面上,形成了1321份精細化作業指導書,通過精細化作業指導書,再將試驗場的工作進行精細分解。試驗隊通過層層把關的形式,對作業書進行把關,各系統指揮員對相應的操作人員進行把關,副總師再對各指揮員的操作進行把關,最后火箭“兩總”對整體進行把關,確保萬無一失。
正是發射隊員們嚴格標準、精心操作,航天發射任務才得以圓滿完成。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