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10-09
“江豚對水質和噪音非常敏感,一有‘風吹草動’,就可能‘舉家搬遷’。”中交集團所屬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江蘇常泰長江大橋項目安全總監秦海濱介紹。
常泰長江大橋總長2440米、主跨1176米,是我國第一座集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和鐵路“三位一體”的跨江大橋。大橋位于長江泰州段,是長江江豚的棲息地。“越是世界級工程,就越要做到生態建橋,用心守護江豚的棲息地。”建設伊始,項目部就立下了軍令狀。可是,如果水下情況不搞清楚,制定保護方案就無從談起,探明江豚的“棲息地”勢在必行。
方案研討會上,測量工程師張毅提出了采用熱成像儀進行水下探測的想法,可是受水溫低、生物特征不明顯等影響,熱成像儀的使用效果相較陸地大打折扣。專家們一口否定了這個提議,并結合以往的施工經驗提出了“聲吶+多波束”聯合探測的新思路。這種組合探測法不僅可以有效探測水中生物,還可以對周圍水域進行地形測量和掃海測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在聲吶和多波束的“組合拳”下,水草、魚類和河床迅速得到了精確的定位和識別。歷時20天,探測工作順利完成,項目團隊最終形成了《長泰長江大橋周邊水域專題報告》和《進一步加強對長泰長江大橋周邊水域保護的實施意見》。結合探測結果,項目團隊把生態施工的重點放在了船舶垃圾回收和噪音防治兩個方面。
“目前項目部租賃船舶多達28艘,半個月產生的船舶垃圾就有1噸,生活垃圾近5噸。”秦海濱介紹說。為減少船舶垃圾隨意排放,項目部主動委托第三方公司定期上門回收,并對每艘船舶的垃圾回收量記錄在冊。為避免有些船舶打“擦邊球”,項目部安排垃圾回收負責人定期開展船舶檢查,并鉛封所有船舶排污口,有效減少了污染物的隨意排放。此外,項目團隊還在1300米的棧橋上預埋了徑流雨水槽,用以收集混合油污。
同時,項目團隊在每晚22點到次日早晨6點,停止打樁、材料吊放和混凝土澆筑等作業,在源頭上控制噪音。依托數字化鋼筋加工廠進行鋼筋切割、人工焊接后,再拖現場組裝,有效避免了大量噪音和焊接毒氣的產生。在長達兩年的第三方公司檢測中,常泰長江大橋施工附近水域的環境一直保持在較好水平。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