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12-23
從廣袤平原到茫茫戈壁,擎天而立的風機迎風飛旋,形成的電能直供電網,點亮萬家燈火。
在這一座座白色“大風車”后有一群人,他們24小時不分晝夜、冒著零下十幾度的嚴寒,在30歲左右的年紀,懷著寂寞又純真的心,常年保障著風機正常運行,被大家稱為華能“追風者”。
汗衣變冰衣,風雪徒步追風者
“追風而行,度電必爭。”這是華能烏力吉風電場王海光等追風者的信仰。
華能烏力吉風電場位于內蒙古通遼市珠日河草原,裝機容量29.55萬千瓦,追風者們負責風場189臺風機的運維任務。清晨,受天氣影響,風場風機停機9臺、箱變停運6臺。早上6點15分,天還沒亮,接到執行消缺任務的王海光、宋吉達兩人就乘車出發了。故障風機在草原深處,又逢路面積雪未化,路上布滿暗冰,車行駛一段后就無法前行,他們不得不背起二十多斤的工具包,在零下十幾度、深達半米的雪地里徒步。平時5分鐘的路程,他們足足走了半個小時。從晨光微熹到中午時分,二人在冰天雪地里排查三個多小時,終于找到了風機故障原因。隨著“咔”的一聲脆響,箱變低壓側斷路器合閘成功,風機葉片徐徐地轉了起來。此時,他們一摸衣服才發現最里層的衣服已經由“汗衣”變成了硬邦邦的“冰衣”……
通過連續12個小時的奮戰,行走兩萬多步,他們圓滿完成了6臺風機箱變故障消缺任務。
追風逐夢,茫茫戈壁馭風少年
“在茫茫戈壁上保障風機安全穩定運行,是我們義不容辭的工作。”華能安北風電場風電運維小哥孟楠渤說。
華能安北風電場位于甘肅省瓜州縣66公里的戈壁上,總裝機容量60萬千瓦,共有259臺風機。孟楠渤和同事們的日常工作就是在風沙肆虐的戈壁上為二百多臺風機“體檢”,變風害為風能。
早上8點30分,零下10℃,風速7米/秒。孟楠渤和王德祥習慣性地看了天氣、背上二十多斤重的檢修工具出發執行風機消缺任務。大雪讓崎嶇的砂石小路異常難走,歷經半個多小時的開車顛簸后終于到達。孟楠渤做好安全防護后就登上了風機。戈壁灘的冷風像刀子一樣刮得臉生疼,即使在離地95米狹小的風機機艙作業,凜冽的寒風仍不絕于耳。孟楠渤一邊仔細查閱控制柜線路圖紙、逐個排查線路查找故障點,一邊不停跺腳哈氣取暖,呼出的熱氣在睫毛上結了層冰霜。此時午飯已被送到了風機上,寒冷的空氣讓菜上的油脂都凝固了。孟楠渤胡亂地扒了幾口涼飯,又一頭鉆進風機輪轂內開始工作。
終于在傍晚,找到了故障點,更換好備件后,風機成功恢復到了發電運行狀態。下了塔,他拿起對講機向中控室報告:“中控室,B3_08F風機故障處理已完成,工作終結時間20:05分。”
以雪為令,不勝不歸風車小哥
11點51分,位于遼寧省阜新市西北方裝機容量39.75萬千瓦、共有257臺風機的華能阜北風電場監控系統報警:“東區升壓站直流屏充電機故障,東站控制系統切換蓄電池供電”模式。
警報就是命令!風電場黃金搭檔王威、劉春冬主動請纓,第一時間背上工具包、坐上檢修車前往東區升壓站。蓄電池作為升壓站控制電源的最后一道防線,一旦電量耗盡,就會導致全場控制電源失電的重大事故,搶修進入倒計時。
東區升壓站屬無人值守站,距離主站約20公里。此時雪還在下,風場最深積雪達1米,道路上布滿積雪和暗冰,平時30分鐘的車程,這次足足用了4個小時。然而考驗才剛剛開始,當他們抵達東區升壓站后才發現,升壓站唯一入口的場站大門被大雪掩埋。沒有絲毫猶豫,他們掄開膀子、揮起鐵鍬開始鏟雪。通過仔細排查,他們成功排除了故障,此時已是夜里7點。為了確保設備狀態穩定,他們又在簡陋的設備間堅守了一夜。
浩瀚星空下,孤寂的場站、集控室、宿舍瑩瑩燈光亦如星光閃映。奮戰在保供電一線的華能“追風者”們,正在為寒冷的冬天,貢獻自己的一份溫暖。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