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市中實踐鄉村振興,在探索中建設生態文明
在都市中實踐鄉村振興,在探索中建設生態文明

文章來源: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1-24
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近年來,華僑城光明歡樂田園公司不斷推動踐行鄉村振興戰略與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發展。
華僑城光明歡樂田園作為深圳市面積最大的大尺度生態田園,立足項目農業特色,抓住深圳“雙區驅動”和光明區“光明科學城”規劃建設的機遇期,發揮央企擔當,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區耕地和永久性基本農田保護利用模式,踐行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歡樂田園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在嚴守基本農田、生態保護兩條紅線的基礎上先行先試,不斷探索生態優先保護、農田嚴格管控、科技引領建設、產業融合發展“四大模式”,逐步確立了立足“四個振興”的“農業+研學教育”創新發展模式,并獲得“第六批全國自然學校試點單位”等多項認證授牌。
聚焦農業生產,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歡樂田園以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改造工程、土壤改良工程和項目區域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全面打造“千畝高標準農田”,實現規模農業種植。聚焦種業振興,聯合國家級水稻育種專家,打造華南區水稻育繁推基地,開展優質水稻品種示范研究,提升農業種植經濟效益。通過與行業領先企業合作推進深圳菜籃子示范工程,按照相關體系認證標準開展農業生產管理,塑造歡樂田園“名、優、特、新”農產品品牌,高標準建立果蔬“圳品”生產基地,打造光明三寶農產品特產玉米種植和品牌塑造,全力滿足深圳居民對健康農產品的消費需求。
聚焦生態涵養,推動鄉村生態振興
為踐行綠色生態農業發展,歡樂田園采用科學的生物與物理防治技術,保護農田物種多樣性,改善農田生態系統結構。同時提升農業生態觀光功能,優化農業自然景觀,運用現代化、景觀化、科技化種植手段,合理安排全年種植布局,利用不同作物的品種特性,營造四季不同的景觀效果,呈現出春看油菜花海,夏拂金葵鳳荷,秋賞風吹稻浪,冬享果園飄香的四季景觀游玩體驗,為大灣區市民打造網紅田園打卡地和新田園生活體驗樣板。
聚焦文化傳承,推動村風民俗振興
為保護鄉風文明,推動農耕民俗文化的傳承創新,激活田園文化生命力,歡樂田園聚焦鄉情鄉愁,每年舉辦國慶“豐收節”、新春“歡樂年”等大型農文旅鄉風鄉俗活動,不斷創新節慶風俗活動的內涵與形式,打造“田園風箏放飛季、大地藝術節、歡樂潮農節”等鄉村田園文化創新活動,旨在傳遞田園生活的人與自然和諧之美,傳承中華鄉風文明,呈現都市田園中看得見的鄉愁。
聚焦研學教育,推動農業教育振興
歡樂田園3年來深耕農耕文化教育推廣,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以農業種植場景結合教學場景不斷研究實踐,先后獲得“深圳市科普研學專委會主任單位”、“第六批全國自然學校試點單位”等資格認證和掛牌。創建以農業教育為核心的研學體系,重視學生核心素養教育,讓都市人走進田園了解農業生態,讓青少年學習農業科普知識,體驗農耕勞作。以“農業+”為特色,研發農科教育、生態教育、科創教育、勞動教育、生活教育、民俗教育等16類教學課程,組建師資團隊,創建研學項目“綠色星球”品牌,打造出供親子游客體驗的5000米自然研學游覽路徑。開展“歡樂自然學堂”、“豐收節農事體驗”、“稻米課堂勞動教育”“小稻農親子插秧”、“掰玉米大賽”、“歡樂小農夫”等各類農業科普、農事體驗、田間教學、農產品加工、親子挑戰賽等活動80余場,累計接待游客近160萬人次,讓廣大市民和青少年在都市田園中學習農業教育,體驗村風民俗,熱愛農耕文化。為廣大高校、中小學校、“粉絲親子家庭”創造更多勞動教育育人、田園勞作親子研學、生態教育學習等場景模式和研學產品,助力農業教育振興。
在高度城市化地區實踐鄉村振興是華僑城光明歡樂田園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和“兩個一百年”重要節點,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創新實踐。通過聚焦“四個振興”,實踐“四大模式”,歡樂田園將以高科技農業合作、農產品開發、農田生態涵養項目為基礎,以國家級自然學校為平臺,以弘揚中華農耕文化和推廣農業教育為核心,打造歡樂田園農業+研學教育“雙擎驅動”的核心競爭力,在都市中實踐鄉村振興,在探索中建設生態文明,以實際行動踐行鄉村振興“華僑城樣本”。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