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益科普打造冶金地質志愿服務亮麗名片
以公益科普打造冶金地質志愿服務亮麗名片

文章來源: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發布時間:2022-04-11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發展志愿服務事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在2016年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中國冶金地質總局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科學普及工作和志愿服務事業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冶金地質專業特色,認真組織全系統各單位結合自身實際,大力開展公益科普志愿服務活動,在踐行中央企業社會責任、推動央地合作共建共享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建成國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地理信息品牌展館。為增強社會公眾對地理信息行業的了解,中國冶金地質總局所屬正元地理信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專門建設地理信息品牌系列展館。位于北京順義國家地理信息產業園內的地理信息科技體驗館始建于2015年,占地面積約1300平方米,配備3名專業講解人員,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示“陸海空地”地理信息采集和覆蓋地上地下全空間的智慧城市建設等地理信息行業前沿技術。體驗館自投入使用以來,先后接待中央黨校、國資委黨校、有關中小院校以及行業協會學會等團體參觀共計3000余人次,被順義區政府列為重點科普教育基地。此外,正元地信在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鎮建設的地理信息科技館自2018年建成以來,累計接待130余個社會團體參觀共計2200余人次,先后獲得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測繪地理信息科普教育基地和“2021-2025年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
建成福建省首個面向中小學生的沉浸式體驗地學科普基地。2022年1月18日,由中國冶金地質總局所屬二局與福州高新區管委會合作共建的地學科普基地正式啟用,基地展區面積約270㎡,以“立足地學、始行天下”為主題,分為“冶金地質勘探成果”“地質科普大講堂”等五個知識板塊,并配套有多功能報告廳。展區內的展品,有來自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羅布莎豆莢狀鉻鐵礦,有產于西太平洋4000米水深的錳結核,有從外太空墜落在西北非的球粒隕石等。目前,地學科普基地定期開展“地球科學進校堂”科普活動,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開設支教科普講堂。從2011年開始,中國冶金地質總局所屬礦產資源研究院先后在北京市朝陽區博雅小學和順義區李橋中心小學持續開展支教科普講堂活動。該支教科普講堂活動緊密圍繞地球科學有關知識,已形成以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為領軍人物,數十名碩士、博士及海外留學歸國的高學歷人才為支教科普骨干團隊,持續將科普教育引入校園,帶領孩子們走進神奇的地質科學世界。
下一步,中國冶金地質總局黨委將秉承“提供資源保障,實現產業報國”的使命,胸懷“國之大者”,持續完善冶金地質公益科普特色志愿服務項目,為發展中央企業志愿服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