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7-14
前不久,由中國能建華北院參與設計的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送端站布拖±800千伏換流站正式進入商業運行階段,輸送功率2100兆瓦。這個夏天,川蘇兩省之間,新增的這一條“綠電”輸送大動脈,將白鶴灘水電站的清潔水電輸送至江蘇。工程整體投運后,輸送功率可增至800萬千瓦,每年輸送電量將超過312億千瓦時,為優化長三角地區能源結構、助力“雙碳”目標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撐。
轉化
時光流轉,夏至來臨,大涼山萬物勃發,千巖競秀。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特木里鎮,世界占地面積最大的特高壓換流站——±800千伏布拖換流站,靜靜地躺在大涼山蒼翠的山巒起伏之間。
100多公里外的白鶴灘水電站百萬千瓦裝機的水輪機組發電之后,水能轉化為電能,一段“長途旅行”就此開始。旅行的第一站,即是布拖換流站。在這里,電流要進行一次“變身”,從交流電變成直流電。
中國能建華北院布拖項目經理介紹說:“特高壓換流站的作用就是把交流電變成直流電,同時把電壓升高到特高壓級。與交流工程相比,直流工程架設線路導線更少,占用的通道面積更少,這樣可以節省材料、安裝、運輸的費用。而且,直流電可以實現超長距離的運輸,同時也更加穩定。從直流工程投資額構成來看,換流站要占約一半左右,是特高壓工程的關鍵。”
在世界最大換流站布拖±800千伏換流站現場,到處都是參建者們建設成果的有序陳列。雙極高低端閥廳、主控樓、綜合樓、GIS廠房等主要建筑偉岸挺立,換流閥、交流濾波器、低端換流變壓器以及各種出線設備都通過線纜連接,為工程帶電投運打通“神經脈絡”。
布拖±800千伏換流站的兩個800kV換流站與一個500kV變電站三站同址合建,占地面積62萬平方米,相當于87個標準足球場大小,是目前世界上建設規模最大的特高壓換流站。“三站合一”式的建設,總共可節省投資3億多元。
在流站設計上運用了三維設計理念,不斷創新設計服務模式,實現了全站電氣安全凈距智能校驗,全專業綜合碰撞檢查和鋼結構精細化設計,為特高壓工程智慧工地全過程實施,提供了技術保障。
“‘西電東送’最大的難題就是距離遠。”經過換流站的“變身”,電力變得更加穩定,損耗更小,更適合長途運輸。
換流站外,數百個輸電鐵塔一路向東,翻山越嶺。從這里出發,白鶴灘水電站的清潔水電,將直接送達江蘇,點亮華東地區的萬家燈火。
騰飛
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和送端接地極線路工程,位于渝鄂交界山區,沿線均為高山大嶺地形,沿線海拔最高達1800米,喀斯特地貌發育明顯,地形、地質條件復雜,交通、天氣條件十分惡劣,是整個工程中地形最復雜、海拔最高、條件最艱苦的部分。線路涉及湖北段和四川段重冰區,設計覆冰厚度20mm及以上重冰區占比45%以上。這也是中國能建華北院承擔的最高電壓等級、重覆冰區段最長的線路勘測設計工作。
針對地形、地質條件復雜、覆冰重的特點,中國能建華北院成立了勘察、電網、技經部門組成的專業攻關小組,對重冰區條件下不均勻冰、脫冰跳躍等情況進行了一系列研究、攻關,做到了路徑優化;通過冰區調查,多方案對比論證,確保了重冰區跨越設計方案合理性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鐵塔聳立,銀線飛架。藍圖正在變為現實,中國能建華北院人憑借智慧和科技的力量,化水為電,用滿懷的熱愛和責任保障著能源安全。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