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7-29
樅陽縣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中下游北岸,古稱“龍門口”,得長江之利,自古以來水生態、水文化得天獨厚。為了城區河湖連通和水環境清潔,樅陽縣全面開展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中國建科所屬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建科華北院)參與了其中6個湖體、1個濕地、2個公園、1條河道、2條市政道路的建設。
在項目設計初期,由中國建科華北院總工程師鄭興燦等專家帶領的項目組深入現場,對樅陽縣城區現狀進行連續多日的考察分析,以環境保護法規、長江保護政策及相關法律規范為核心,積極配合政府職能部門,確定實施方案。通過水系連通,保持6個湖體與五七圩濕地的水系相連,確保實現定期換水功能,充分發揮了五七圩濕地的凈化作用;通過截污工程攔截外來污染源,建設沿岸和庫灣濕地凈化初期雨水,清除湖內淤泥,消除引發污染的風險,構建生態系統,維護水生態平衡、保障水質安全。連羹河的建設既保證了縣城內兩大湖體的水系連通,同時還增加了游船的數量。
市政道路依水而建,規劃設計滿足功能性的同時還與生態景觀相結合;生態觀景步道的建設、非對稱斷面觀湖道路的設計方案,每項都經過多次探討才能確定。如今,項目已經初見成效。從專家審查到政府業務會,從初步設計到施工圖審查,一次次論證,幾輪修改,多番驗證,無論是設計團隊成員,還是領導專家,三年如一日,始終奮戰在項目第一線,為整個項目保駕護航。
2022年5月1日,樅陽縣羹膾路正式通車,慢行系統已經成為老百姓休閑慢跑的打卡點,三角公園成為了居民休閑、親子活動的又一好去處,游艇碼頭成為了年輕人結婚拍照的一項新選擇,蓮花湖、月兒湖、望龍湖、小橋圩的水質明顯改善,一片片綠水在樅陽縣重新蕩起漣漪……
一個個生態試點的建立、一個個生態系統的恢復,生態環境理念從提出到落地都是一個克服困難的過程。雖然路漫漫,但求索不止,在中國建科華北院的持續努力下,綠水青山的美麗畫卷正在眼前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