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綠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8-26
江蘇南通東靠黃海,南臨長江,擁有大面積的淺灘灘涂,是眾多野生動物落腳的地方。從南通如東縣坐船出海,向海駛入大約三、四十公里,可以看到廣袤的海面上佇立著成群的風機,葉片在風的吹動下緩緩轉動,這里就是中國綠發建設運營的如東海上風電場。
中國綠發堅持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翼齊飛”,構建人與自然相依共生的美麗家園。如東風電場從項目可研、規劃設計、建設施工到風電場運營的各階段,扎實做好全生命周期生物多樣性保護,致力于打造生態保護海上風電示范標桿。
良好生態引來鳥類棲息
遠遠眺望,海天一線間有不少黑點在移動,那是海鳥正在飛翔捕食,海上“大風車”與鳥群相互輝映,一幅“百鳥翔集,有鳳來兮”的優美生態畫卷躍然于眼前。
如東風電場共有50臺風機,在規劃建設之初,就為保護鳥類安全做出了規劃。風機之間組行間距達到1300-1500米,行內間距達到520-690米,為鳥類留出一條安全的飛行通道。為了減少鳥類和海上轉動的風機相撞,如東風電場還別出心裁地給風機涂上了“口紅”,在風機葉片邊角進行涂裝,鮮艷醒目的紅色能夠有效發揮警示效果,提醒途經的鳥類規避風險。
“今年還會發現野生斑鷺的身影嗎?”如東風電場陸上集控中心的值班人員總是帶著希冀,通過鳥類觀測平臺上的24小時視頻監測設備,仔細觀察附近的濕地、灘涂和淺海海面。鳥類觀測平臺可以幫助工作人員隨時了解周邊鳥類生存情況,為科學研究提供設施基礎,目前共記錄鳥類200余種,勺嘴鷸、黑嘴鷗、白腰杓鷸等珍稀品種也頻頻出現。
為提升保護鳥類的意識和能力,中國綠發邀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鳥類保護專家約翰·馬敬能博士,為風電場的員工們授課講解鳥類保護做法。江蘇分公司黨員先鋒隊的隊員們還利用休息時間到自然保護區所轄村鎮、漁場開展宣傳教育,在村鎮宣傳欄上張貼宣傳畫、向養殖戶和村民分發宣傳冊,宣傳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鳥類保護相關政策法規,引導當地居民一起加入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隊伍中。每年面向社會公眾開展“世界海洋日”“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政策法規主題宣傳日”等活動,向當地游客們進行海洋法律法規、海洋生態保護知識解答宣講。
增殖放流守護海洋生態
天微微亮,中國綠發江蘇分公司老黨員馬海江便在船上忙碌地走動著?!斑@一片海域鹽度適中,水溫相對較低,水深較淺適合放海蜇”“這一帶水溫較高,水深也可以,適合放養大黃魚”,看著一桶桶魚苗回歸大海,馬海江激動地講解著。
為提高周圍海域海洋生物數量,為工程及鄰近海域水生生物營造良好棲息環境,改善生物群落結構,中國綠發積極聯系海洋漁業專家,篩選出經濟價值高適宜性強增殖放流品種,進行增殖放流,累計放流大黃魚、黑鯛、菊黃東方鲀、文蛤、曼氏無針烏賊、半滑舌鰨等海洋生物共1780余萬尾。增殖放流不僅能夠促進沿海開發與海洋環境保護同步發展、和諧發展,還增加了漁民捕撈收益,帶動了海水育苗、運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馬海江說:“每過一年,這片海域的魚類種群就可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我們必須每年都要進行調查,摸清家底,以便更好地開展增殖放流,保護海洋資源,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中國綠發將繼續堅持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遵循“重保護 輕開發”的原則,推動生態提升治理,加強在地生態保護,助力生態修復涵養,維護區域生態平衡,走效益與生態并舉、保護與發展共贏之路,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