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8-31
前不久,連續多日的降雨讓秦嶺深處顯得愈發青綠。南秦河上游,中國鐵建所屬中鐵二十局西十高鐵項目則是一派忙碌景象:南秦河特大橋37米的高橋墩正在緊張澆筑;河道右側,占地近50畝的1號混凝土拌和站正在加緊生產著混凝土;河道左側的施工便道上,裝載渣土的運送車輛,正井然有序地等待出場前的高壓沖洗……
每天可生產1500立方米混凝土的1號拌和站,是西十高鐵全線最大的拌和站。智能化監控室內,1號拌和站站長正緊盯著屏幕,查看拌和站各個角落的實時施工畫面,并及時傳達作業指令:“所有原材料要清洗干凈才準入倉,砂石料使用期間粉塵監控設備自動打開,一旦揚塵超過警戒線,集料倉內的噴淋設備將自動啟動灑水降塵模式。”
砂石料轉運揚塵多、生產配料粉塵大、施工產生的廢水排放量大,這都將成為破壞生態環境的“罪魁禍首”。為此,項目部在前期規劃階段就通過搭建封閉式料倉、安裝門式車輛沖洗設備、增加污水處理設備、采用智能化監控系統等,堅決遏制住混凝土加工生產的所有污染源。
“我們的施工管段全部位于秦嶺腹地,是國家重要生態屏障,生態環境容不得半點兒破壞,我們來時是綠水青山,等西十高鐵建設完成離開時,這里必須仍是山清水秀。”為了保護秦嶺生態環境不受施工破壞,項目建設者在進場初期就與設計單位鐵一院廣泛溝通,讓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混凝土罐車清洗時,大量含有化學添加劑的廢水排放,一直是困擾施工單位的一項難題。為解決這一難題,項目建設者與業主單位、設計單位主動溝通,為拌和站購置泥水分離一體化設備和水處理設備。含有砂石的廢水經過分離處理,固態部分壓縮成泥餅,沉淀過濾的清水則蓄積后再度使用。不僅施工廢水有了好去處,10多個生活區里近千名施工人員的生活廢水也都能經過這些設備處理,“搖身一變”成為灑水降塵的“純凈水”。
“轟隆隆”一聲炮響,肖嶺隧道一號斜井又一環爆破施工順利結束。灑水設備噴淋降塵、通風管啟動換氣、霧炮機降塵除灰……短短幾分鐘,渾濁的隧道立刻變清新了。在蜿蜒的山林間,覆蓋著防塵布的運輸車排著整齊的隊列運送渣石,前方有技術人員提前疏導交通,后方有灑水車沖洗。
鋼筋加工場全封閉作業、棄土場無人機聯合智慧化監控系統無死角管控、定期撿拾生活垃圾、各工區每日開展環保自查、環保專員定期巡查……為了保護秦嶺生態,建設者們正通過一系列嚴苛的管控措施,守護大美秦嶺好顏色。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