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風采】秦選:匠心筑夢 技能報國
【二十大代表風采】秦選:匠心筑夢 技能報國

文章來源:云南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2-10-19
一輩子從事一種職業,33年堅守一個崗位。黨的二十大代表、昆明云內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設備動力部機電修理組組長秦選生動地詮釋了“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
秦選出生于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1989年,20歲的秦選進入昆明云內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從事設備修理工作。33年間,他從一名一線工人成長為全國技術能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也見證了我國制造業的飛速發展和產業工人隊伍的迅速成長。
“我們剛進廠時,跟在師傅后面,端茶缸、遞工具、搭把手,都是在學習。每天回到宿舍里就把看到的、聽到的記在本子上。”回憶起當學徒時的歲月,秦選覺得老一輩工人“傳幫帶”的傳統對自己影響很大。靠著刻苦鉆研的勁頭,秦選僅用一年時間就可以獨當一面處理設備故障。他細致地將不同師傅的維修技術和經驗記錄下來,牽頭整理了十幾冊實用機械維修方法,這些冊子如今也成為秦選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寶貴財富,讓一批批新人受益。
“以前維修是一門手藝活,現在我們處在智能制造高速發展的時代,必須講究團隊合作,我也要向徒弟們學習不懂的知識。”秦選認為,“一招鮮吃遍天”的時代已經過去,隨著制造業技術不斷迭代更新,老師傅也要在傳承中創新,聚合團隊力量不斷迎接新的挑戰,攻克新的難題。
2018年,公司引進的加工中心關鍵核心部件進口主軸故障頻發,每次都要送到國外授權維修機構,維修一根主軸至少需要3個月時間,不僅周期長、成本也高。作為公司設備維修技術領軍人的秦選,主動承擔起攻克進口主軸自主維修的實施難題。“別人能修,我們為什么不能修?”他自信地說。
對于秦選的決定,公司非常支持。但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我們連設備圖紙都沒有,怎么修?弄壞了設備代價更大!”秦選沒有退縮,他在班組挑選了5名技術骨干,緊急成立了一個技術維修攻關小組。小組里6個成員,其中5個是黨員,1個是勞模。秦選告訴大家:“你們放心大膽干,出了任何問題,責任我來擔!”
老黨員帶頭,新黨員跟著沖鋒。靠著這股闖勁、拼勁,秦選和團隊成員日夜鉆研,看不懂外文就找翻譯;修理困難,就想辦法自制專用工具拆卸安裝。經過一次次的失敗和嘗試,用了將近一年時間,終于實現了自主維修。維修一根進口主軸,最快7天就可以完成,為公司大幅節約了維修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打破了外國公司的維修技術壟斷。
除了敢拼敢干,秦選還在創新創效方面屢獲佳績。2017年,他領銜團隊,通過不斷改進和創新,把公司新引進的一條新型發動機裝配線,由原設計產能120秒/臺,提升到72秒/臺,比原設計產能提高了40%,其中有3項技術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018年,秦選獲得了第十四屆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如今,秦選被聘為輔席制造師,而他的團隊成員大部分已成長為師級。
“公司為員工職業生涯規劃了職業發展通道,我們走技能路線的產業工人有員級、輔助級、師級、主任級、輔級、首席6個層級,薪酬待遇也會隨層級晉升得到相應提升。”秦選感慨,自己能從一線工人走到今天,得益于黨的好政策,得益于各級各部門對產業工人的重視和支持。現在產業工人地位、待遇都在不斷提升,也激勵了大家發揚工匠精神,技能報國。
秦選的父親是老黨員,參加工作后,身邊優秀的技術骨干也多是黨員,給了他潛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2003年入黨后,秦選一直用優秀黨員的高標準要求自己,爭當先鋒、作表率。被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對秦選來說是崇高的榮譽,也是重大的責任。這些天,他四處走訪,傾聽、記錄工友的心聲,他表示要盡心履職,將一線工人的聲音帶到會上。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