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1-24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有吃得了苦、靜得下心、經得住磨,才能創造卓越。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才能成為專家。”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所屬北京天地華泰礦業管理公司五家溝項目部副總工程師王力生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參加工作30多年來,王力生刻苦學習,苦練專業技能,從學徒工逐步成長為提升機領域的專家,先后獲得全國技術能手、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國家一級技師等多項榮譽。
勤于學習,是自強不息的“拼命三郎”
1992年9月,剛剛技校畢業的王力生成長為一名煤礦機電隊提升機維修學徒工。復雜的操作設備給欲大顯身手的王力生來了當頭一棒。他深知,要想掌握先進技術,就一定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王力生把所有的業余時間都花在學習上,工具包內除了萬用表、螺絲刀等常用工具外,電工技術基礎、自動化控制技術基礎、液壓系統等專業技術書籍始終不離身,他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牛勁”不斷為自己“加油充電”。
在日常檢修工作中,王力生就像老師傅的“小尾巴”,勤問、勤動手、多動腦。一次主井電梯出現問題,他主動跟著老師傅鉆井道,分析圖紙,排查問題。“師傅,問題原因很有可能是井道平衡電纜斷線。”當大家都一籌莫展時,王力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根據他的建議,師傅對井道電纜進行了排查,最后證實是井道平衡扁電纜在特定彎曲狀態斷線造成事故,故障很快得以排除。通過這件事,他不僅得到了領導同事的認可,更堅定了自己深入現場、刻苦鉆研技術的決心。
經過多年的刻苦努力,王力生的專業素質和技術水平得到了極大提升,從一個不懂技術的“菜鳥”,逐漸成長為工友口中的提升機專家。
匠心育人,是傳道授業的“機修工匠”
王力生明白“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滿園春”。他組織實施班組學習,要求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老員工向新員工傳授經驗,同時開展工作結對,既保證現場的安全生產,又能讓青年職工盡快掌握業務技術。他以提高生產效率為目標,組建了提升隊科技攻關小組,引用前沿技術改進機電設備、設施性能,優化生產工藝、環節。
“維修電工培訓不能搞‘大水漫灌’,要‘精準滴灌’,不能滿足于‘學習了什么’,要清楚自己‘學會了什么’。”在每一期的維修電工培訓班上,王力生都會把這句話分享給參加培訓的學員。
多年來,他自費購置各類專業書籍300多冊,制作了電子技術實操訓練板、電工實操配盤功能板等專業訓練裝置。他還分批次組織電工骨干和新員工進行現場練兵,將自己學到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同事。
科技攻關,是帶頭攻堅的“創效達人”
王力生勤于動腦、善于鉆研。他憑借長期積累的工作經驗,嘗試改進生產工藝,先后對副井大罐、交通罐南側信號系統、PLC控制程序等10余個提升系統進行了創新改進,為礦井提升系統高效安全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創新不但可以鍛煉自己,更能為企業節約成本,實現安全高效生產。”王力生深有感觸地說。
針對“千萬噸級立井9000千瓦內裝式提升系統關鍵技術與維護保養研究”科研項目,王力生組織一批專業技術人員,結合提升系統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研究,提出諸多技術創新方案。針對全國最大的9000千瓦內裝式立井提升機,他帶領團隊編制了9000千瓦內裝式立井提升機維護保養標準及機械、電氣事故處置應急預案等。
近年來,他參與指導的技術攻關和技術革新達20余項,在技術類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篇,累計創造效益300余萬元。談起成就,王力生總是說:“我們終日與提升機、提升系統為伴,更要不斷‘提升’自己和團隊的能力、素質,為礦井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