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03-01
“余書記,快進屋里坐坐,外頭冷……”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賈塘鄉南河村村民田廣花,遠遠看到駐村第一書記余景泰走來,趕忙迎上去打招呼。
余景泰是國家能源集團國電電力寧夏新能源公司選派到南河村的駐村第一書記。短短一年多時間,他從近400戶村民眼中的“陌生人”變成了“貼心人”。
讓國家的好政策真正惠及老百姓
在一次防返貧監測摸排過程中,余景泰得知村民田廣花患病,且手術費用高昂,便第一時間聯系駐村幫扶工作隊員們商量為其提交納入監測戶申請。隨后,余景泰僅用15天就跑完全部手續。田大姐因此拿到了政策補貼,全家人沒了后顧之憂。
“讓國家政策落實,真正惠及老百姓是我們駐村干部的首要責任。”余景泰總是抽空走進幫扶戶家里和他們拉家常,了解吃穿用度。
來南河村前,余景泰是寧夏新能源公司黨建專責。到南河村后,他堅持常態化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組織修繕村里的黨建陣地,建強基層組織,積極宣傳黨的惠民好政策,以黨建引領推動強村富民,助力鄉村振興。
變“人均一頭牛”的美好愿望為現實
“余書記,這補欄的錢從哪來啊?”近兩個月來,村民楊虎一直為肉牛補欄的費用發愁。“楊大哥,咱縣上為打造肉牛養殖示范村出臺了一項惠民政策,給養殖戶辦‘富民貸’,還補貼利息呢。”余景泰指著宣傳冊給他講解。“有這么好的事!余書記,你可幫了我的大忙啊。我先補3頭。”楊虎高興地說。
“楊大哥,再養3頭,您家就符合示范戶的標準了。”說完,余景泰又急著趕往其他養殖戶家里做工作。
國家和地方政府施行的各項優惠政策,余景泰都是這樣貫徹到村民家中。這幾年,南河村養牛戶熱情越發高漲,村里的肉牛存欄由原先的600頭發展到現在的2160頭,實現了“人均一頭牛”的愿望。
打通村民幸福出行“最后一公里”
“李伯伯,擴寬硬化村里的路,不僅出行方便了,下雨天拉運莊稼和農資,也不怕車陷淤泥里了。”這是余景泰一周內第五次走進村民李德財家。“作為駐村第一書記,要做村支書的好幫手,主動承擔起‘賢內助’的責任。”
為助力鄉村振興,村里啟動了危房拆除、道路硬化、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但有些村民不理解,工作推進受阻。余景泰挨家挨戶苦口婆心地講解政策,全力爭取理解和支持。
“李伯伯,這次恰好占了您家的一些地,但是只要道路一通,咱們全村都是受益人,咱們的后代也跟著享福呀!”余景泰耐心地做著思想工作,“政府花錢把路修到家門口,是造福我們大家呀!”李德財被余景泰“踏破鐵鞋”的真誠所打動,最后一家思想工作做通了。他打通的不僅是道路硬化項目“最后一公里”,還打通了村委會和村民間緊密聯系的“最后一公里”。祥和溫暖的氛圍回到了南河村。
如今在南河村,只要提起余景泰,村民們就會伸出大拇指不住地夸贊。這也是他扎根基層傾心為民的真實寫照。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