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04-18
盈盈一水通南北,壯美運河潤東西。中交集團所屬中交一航局承建的廣西平陸運河企石樞紐先導工程流水靜靜,在陽光下映出奪目銀光,導流明渠宛如一葉銀色“扁舟”依偎在舊州江旁,至此一場速度與激情的施工“大片”落下了帷幕。
“平陸運河企石樞紐先導工程工期緊,需要馬上開工,立即進場!”中交一航局很多員工都曾接到這條消息。他們用最快的時間完成工作交接,馬不停蹄地從全國各地的項目向企石樞紐先導工程建設一線匯集。60余人在24小時內集結完畢,大型設備陸續進場,承擔導流明渠建設、圍堰填筑、施工道路及環水保等施工任務。“不讓‘世紀工程’在我們的手中耽誤一分一秒!”宣誓聲回蕩在八桂大地上。
望著眼前燈火通明的大干場景,項目副經理王連明卻開心不起來。原來,此時正值廣西雨季,連續的綿綿陰雨使得施工便道極為泥濘,運輸車輛無法滿載通行,每天出運土方僅有1萬多立方米,施工進度嚴重滯后。即便王連明將吃住都搬到了施工現場,每天在雨中當“交警”,但仍不見起色。“在泥濘便道上鋪硬物,加大車輪與地面的磨擦力,這樣會不會好一點?”同事緊忙出謀劃策。
王連明和同事身著雨披,拿著手電,在施工現場和土方消納區兩地來回觀察,期冀找到土石方出運的“捷徑”。土石消納區的一角青灰色——開采出的山石廢渣吸引了他們的眼球。項目團隊將開挖產生的山石廢渣變廢為寶,鋪設在便道上,讓施工車輛有了“墊腳石”,免受泥濘的“折磨”。不到48小時,山石修補便道工作完成,單日運土量提高到3萬立方米以上。
施工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而一旁的舊州江似乎有意讓這支團隊再次接受考驗。計劃修建的導流明渠位于舊州江旁,附近土壤含水量大且存在透水層,若按原計劃直接開挖,邊坡將會塌陷,混凝土護面施工也無法進行,施工被迫停滯。有人提出用木樁土石進行封堵,能夠快速解決當下難題。然而,這一想法卻遭到部分同事的否決:“這只是臨時之策,要有長久的解決方案,打造百年品質工程。”
“既然鋼板樁連海浪都能擋住,阻擋土壤滲水想必更是不在話下。”于是,項目團隊研究采用鋼板樁對透水段打上“補丁”,阻止透水現象發生。通過與設計方共同探討鋼板樁工藝的可行性及縝密計算模擬,工人們將一塊塊鋼“補丁”打進了邊坡,成功地將水擋在了導流明渠之外,為這條銀色“扁舟”筑起了“防水墻”。
濛濛細雨中,挖掘機挖開了工程兩端的攔河堤,導流明渠實現了順利通水。提前10天,一條銀色“扁舟”便與舊州江連成一體,也倒映出項目團隊奮斗不息的身影。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