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08-24
八月的青藏海北高原,艷陽高照,綠草如茵。遠處山坡上,兩幢紅白相間的房屋格外顯眼,幾只小羊正在悠閑地啃食著綠草,兩個身著白衣藍褲的孩子在水槽邊嬉戲。這里是青海省剛察縣伊克烏蘭鄉壓公麻村牧民索乃加的家。
索乃加輕輕推上機井電閘,清澈的機井水就嘩嘩流了出來。(甄學寶攝)
在索乃加家的鐵柵欄外,立著一人多高的鐵板牌,最上面裝著一個電閘箱。索乃加走上前,打開電閘箱,熟練地推上電閘,一股清澈的水流順著黑色的膠皮管奔涌而出,水槽里濺起朵朵水花。
“這是國家能源集團國電電力出資100萬元,幫我們鄉6個村建設的12眼機井之一。”伊克烏蘭鄉副鄉長丁啟桂介紹,“單是索乃加門前的這口機井,就解決了附近14戶牧民人畜吃水問題。”
2019年,為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國電電力組織八家基層單位與剛察縣結對開展“八對八”對口幫扶工作。聽說藏區牧民吃水難,國電電力把“打井”的事放在了心上。
這里只有夏季七、八兩個月,高山積雪才會融化,順著山腳下的小河溝流過,雖然渾濁不堪,但牧民們也很高興,畢竟有水了。進入漫長的冬季,這里冰天雪地,高原缺氧,必須得去七公里以外的大河去鑿冰排隊取水,而且每次只能用木桶最多背回50公斤的水。
自從打了機井,有了水,索乃加家的日子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甄學寶攝)
“以前,取水不容易,家里人喝水、洗臉都不舍得,牲畜也不敢多養。”索乃加指著院子里晾曬的床單、衣服說,“自從有了機井后,家里買了洗衣機,再也不愁洗衣服的事了,家具和地面也可以天天擦洗了。”“有了機井后,牛羊飲水的問題也解決了,我們也有更多的時間照顧牛羊了。現在村里各家各戶養的牦牛、藏羊,數量都翻倍了,收入增加了很多。”聊起現在的生活,索乃加滿眼都是笑意。“這個機井深80米,四季不凍。經過專業檢測,水質很好,完全符合飲用水標準。”壓公麻村黨支部書記拉藏南吉說,“村里建有兩眼機井都選建在距水源地較遠、牧民聚集居住的地方。”
站在機井旁,極目遠眺,遠處綠毯一般連綿的山丘,沐浴在高原陽光之下。近處,整齊的磚瓦房、白色的鐵柵欄、閃亮的機井、打水的藏族大媽、草地上嬉戲的孩子,勾勒出一幅高原藏區牧民生活的幸福圖。
【責任編輯: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