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10-11
從剛果(金)上加丹加省首府盧本巴希向西北驅車150多公里就抵達了坎博韋縣城,兵器工業集團北方礦業科米卡礦業簡易股份有限公司的營地就坐落在離此不遠的區域,掩映在旱季非洲草原的灼熱驕陽中。這家負責開發卡莫亞銅鈷礦項目的公司內,有許多當地員工同中方人員一道忙碌地開展工作。
在窗明幾凈的科米卡辦公區內,工程建設部的工程師卡塔比正在伏案工作,30歲出頭的他身著工程部特有的淺灰色工服,謙遜卻不失自信,與人談話時總是面帶微笑。
在科米卡工作六年半,從普通的業務員成長到今天管理崗位上的業務骨干,卡塔比認為,在這里工作最美好的事就是所有中方員工對剛方員工的尊重、理解和融洽的溝通交流。
卡塔比個人照
“中國企業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我很榮幸能在科米卡工作。我在家鄉的姆布吉·瑪伊大學采礦工程專業畢業以后,曾經在項目周邊好幾個地方實習工作過。但是加入科米卡以后,我才真正安下心來,科米卡給了我一個夢寐以求的‘大舞臺’。”卡塔比說。
卡塔比表示,自己對科米卡的認可要歸因于中方對屬地化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他說,中國人給他的印象是說得少,但做得多,不僅善于聽取他人的意見,還而且總是身先士卒,愿意毫無保留地傳授高效的工作方法和豐富的經驗。
“與中國同事共事六年多來,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信任’與‘尊重’,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才能認真專注地對待每一件工作。”卡塔比說,在科米卡的工作使他成長、不斷提升自我。
作為北方礦業的明星項目,卡莫亞銅鈷礦項目自建設以來在多國籍員工的不懈努力下,累計實現銷售收入6.79億美元,產品質量穩居國際市場領先者行列,累計為當地帶來了數千個工作崗位和就業機會,跨國指數位于海外中國企業前列。
“做好工作使我感到快樂”
作為項目招聘的本地高層次員工,卡塔比雖然擁有“專業對口”的教育經歷,但他始終謙虛、嚴謹、細致地對待自己的工作。談及在科米卡的工作,卡塔比表示科米卡會給剛方員工以充分、廣闊的發展空間,推動他們不斷豐富履歷,還會為他們提供豐富的培訓機會。
“我本人就在科米卡一期選礦廠、露天采礦場、調度室、工程部等多個部門多個崗位上歷練過,每一個部門負責人都給予我充分的信任與尊重,并在專業知識上給予我指導,開拓了我的視野。”卡塔比說。
對于熟悉卡塔比的中國朋友,幾乎所有人都用“聰明、勤奮、責任感強”來形容卡塔比。曾與卡塔比共事的科米卡工程建設部中方工程師王亮說,“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卡塔比對工作責任心很強,不管井下遇到什么突發情況,他都會主動問我是否需要他跟我一塊下去。而且他總是積極學習新的技術、新的工藝,向我們去請教采礦工作細節,比如使用三維軟件、畫采礦設計圖還有井下作業的情況判別,這些技術他都是在咱們礦上學會的。”
憑借這股學習的熱忱,卡塔比對整個礦業企業運轉的各個流程越來越熟悉,而公司也開始主動在卡塔比的專業工作之外,給他“加加擔子”,讓他參與剛方員工溝通的重要工作。他說:“我們要跟中國朋友學的還有很多,他們不遠萬里來到這邊,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工作上,這太令人佩服了。我們也應該學習這種敬業精神,這樣才能建設好我們的國家。”
卡塔比在井下工作
“我時常在想,能夠為我的子女留下什么”
卡塔比對家庭有很強的責任感,談到家庭他的臉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我的女兒伊麗莎白和兒子大衛都很聰明,我和我的妻子勞瑞安很早就結婚了,我們一家在一起很幸福。”與中國傳統觀念相同的是,卡塔比非常重視對子女的培養和教育。他說,希望自己的兒子、女兒也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今后能夠從事一門自己熱愛的職業。
“每天,我看到太陽升起,又目睹太陽落下,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假如有一天我不在了,我又能留給我的子女什么呢?肯定不光是物質的傳承,而應該是一種精神的財富。”卡塔比感慨地說道。
對于卡塔比而言,努力工作、爭取職業生涯的發展,不僅是獲得個人價值感、成就感的一種方式,更是在以實際行動向自己的兒女進行言傳身教。“其實我們國家的人都很聰明,但光有聰明不夠,更需要勤勞才能改變為我們的孩子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這一點我們的中國朋友們就做得很好,中國是一個發展的模范國家,如果有機會,我真的希望能到中國親自去看一看。”卡塔比說。
十年來,“一帶一路”這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共同繁榮世界的國際性平臺,推動著全球化發展,也造福了像卡塔比一樣很多努力爭取幸福生活的人們。“一帶一路”像一座堅實的橋梁,承載著沿線國家人民的夢想,也緊緊連接著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見證著大家攜手共同走進美好的未來新生活。卡塔比正在用他的勤奮與努力、耐心與細心譜寫著屬于他的奮斗樂章,推動北方礦業的海外業務蹄疾步穩地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責任編輯: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