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劉付喜:以產業優勢 助力鄉村振興
【人物】劉付喜:以產業優勢 助力鄉村振興

文章來源: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24-10-30
微風輕拂,陽光和煦,一排排光伏板閃閃發亮。近期,廣東化州石灣街道李山小學教學樓頂近300平方米的光伏發電項目迎來投產發電,李山村自此也有了“陽光收入”。村黨支部書記胡木富握著南方電網所屬廣東茂名化州供電局派駐干部劉付喜的手,一邊說著感謝,一邊笑得合不攏嘴。李山小學光伏項目的順利投產,既是李山村集體經濟增收的大喜事,也是劉付喜的一大愿望。自派駐以來,劉付喜就發揮自身專業優勢,把行業政策與鄉村振興政策緊密結合,把電力工程項目融入地方經濟發展。
蓮花和李山,是石灣街道兩個經濟相對薄弱的村落,集體資源匱乏。如何壯大村集體經濟?劉付喜在深入調研后,決定利用村里的建筑屋頂資源開發光伏發電項目,幫助村集體持續增加收入。
由于之前缺乏產業類項目建設經驗和知識,特別是對新能源政策不熟悉,劉付喜便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爭取支持,組織編制工程建設資金報告,帶領村干部學習了解新能源行業政策。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劉付喜發揮專業優勢,定期到現場監督,提前邀請屬地供電所介入制定并網方案,大大縮短項目的投產時間,實現發電側并網收益的無縫銜接。該新能源項目共計裝機容量125.5千瓦,年發電能力約73.15千瓦時,石灣李山小學教學樓屋頂項目是其中的站點之一。“新能源項目讓村委會集體收入從原來的3萬多元提升至6萬多元。”李山村黨支部書記胡木富動情地說。
走進石灣街道蛤乪大道,一條近3公里長的家具產業帶映入眼簾,這里匯聚了100多家家具門店和生產廠家,它們沿公路兩側密布,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由于種種歷史原因,石灣家具行業企業長期以來面臨電力供應嚴重不足困擾,不少企業無奈只能考慮到外地建廠加工。“要打破電力瓶頸,關鍵是解決線路走廊的問題。”找到了問題的關鍵,也就有了“對癥之藥”。劉付喜積極尋求街道綜治部門支持,推動電網企業在石灣立項開展整線(成片)整改,大力加強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從今年4月份開始啟動,將蓮花村的變壓器從原來的9臺增加到13臺,小線徑低壓線路全部更換成大線徑240線。整改既方便石灣人員返鄉辦企業,又方便大家使用新設備,著力解決了之前可能產生的線路走廊糾紛問題。
目前,石灣家具“一條街”已經吸納1萬多名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年產值達10億元,帶動了物流、木材、住宿、餐飲等周邊各行各業發展。如今,劉付喜仍在為石灣街道產業發展出謀劃策、四處奔忙。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