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中國綠發建設美麗新疆先鋒隊:用平凡的堅持塑造時光的豐碑
【人物】中國綠發建設美麗新疆先鋒隊:用平凡的堅持塑造時光的豐碑

文章來源: 中國綠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1-03
近日,我國單體容量最大的“沙戈荒”光伏項目——中國綠發若羌400萬千瓦光伏項目并網發電。有多大?260萬根光伏樁基星羅棋布,13萬組光伏支架整齊劃一,目之所及全是工作范圍。一年多來,中國綠發在新疆建成多個大型項目。從無到有、從藍圖到實景,成績背后,飽含著無數建設者的汗水。其中有多項榮譽加身卻仍要挑戰自我的大國工匠,有自稱“廉頗不老”帶領團隊創造“當年開工當年并網”紀錄的資深專家,有既做后勤保障又在前方沖鋒陷陣的“鐵娘子”,有畢業不久以工地為學堂參與重大項目建設的職場萌新……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卻來到同一個地方,有著同一個名字——“中國綠發建設美麗新疆先鋒隊”。
米東350萬千瓦光伏項目在新疆準噶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一個叫北沙窩的地方,沙海茫茫。從五家渠市出發,沿335國道前行,到路的盡頭直向北走,便進入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北部沙漠。這里原本沒有路,是米東項目建設者們一邊鋪設砂石料、一邊開進工程車輛,才打通一條通道。從公路到項目地,短短50公里,卻要在沙漠里顛簸行駛2個多小時。項目初始,現場沒有信號,先鋒隊員幾度與家里失去聯系,家屬只能從公司發布的新聞中了解情況,看到現場已經是工程車輛魚貫而行、工程建設緊張有序的施工景象,才放下懸著的心。
受山地地形制約,尼勒克項目施工難度遠遠大于平原地區的支架和組件安裝,與之而來的樁基基礎定位不準確,更成為了制約尼勒克項目支架安裝整體質量的關鍵瓶頸。先鋒隊應用山地光伏項目三維輕量化、三維可視化管理技術和CAD+衛星定位技術,利用無人機在高空對現場所有樁基點位進行高速測量定位,有效解決無法精準找到施工點位的難題。多架無人機在空中反復盤旋成為工程項目“量身定做”的“眼睛”。
上個月,若羌項目光伏板下一條筆直的線條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一場雪過后,融化的雪水從光伏板的縫隙滴下來形成了天然的痕跡。因光伏規模巨大,后續清掃工作繁重,先鋒隊在控制精度上設有更高標準,要為8組同控的300平方米大平面,打造出支持智慧清掃的硬件平臺。先鋒隊強化質量管理控制力度,建立健全項目三級驗收制度,加強隱蔽工程和重要環節質量監督,層層壓實管理責任和監督責任。
達坂城項目承擔著中國綠發光伏發電效能對比實驗的任務,以此項目積累的基礎信息將為光伏全產業鏈技術革新提供一手數據。“標準”是先鋒隊隊員們屢屢談到的高頻詞。他們對作業流程、技術標準、施工工藝、物料質量、環境影響進行全面分析,設立樣板區,形成統一標準,實現施工作業和技術標準規范化。
豐收的喜悅鼓舞著接續奮斗者,總有人接過奮斗的接力棒,在摸索中前行,在傳承中超越,在創新中發展。中國綠發建設美麗新疆先鋒隊的建設者們,將繼續用平凡的堅持塑造時光的豐碑,用不舍晝夜的奮斗喚醒創造輝煌的偉力,腳踏實地、兢兢業業,用務實之功譜寫綠色發展新篇章。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