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楷模】殷存柱:技精業勤的火焰焊匠
【央企楷模】殷存柱:技精業勤的火焰焊匠

文章來源: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1-24
1月15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發布2024年度“央企楷模”。中國一重殷存柱榮獲“央企楷模”稱號。
殷存柱,現任中國一重大連核電石化公司手工焊班組長。在機械化、自動化焊接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手工焊作為焊接技術基礎中的基礎,依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帶領班組成員出色完成了世界首臺“華龍一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福清五號機組)、全球首臺“國和一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示范工程一號機組)等一大批核電主設備的制造任務。他扎根焊接崗位,用匠心焊接大國重器,完成核反應堆壓力容器頂蓋CRDM管座密封焊20余臺,完成了反應堆筒體徑向支承塊組焊10余臺、及多臺專項核電產品關鍵部件焊接任務,為促進核電制造核心競爭力作出突出貢獻。?
于機器不可達之處,以雙手挑戰極限
核反應堆壓力容器一直被譽為重型裝備制造業的皇冠產品,直徑近6米、長度達10米,整機重近400噸。12個整體鍛件和89根CRDM管座需要逐一焊接,每一道焊縫都直接決定了產品質量,代表著國家重型裝備焊接的最高水平。有些特殊的焊縫,機械工具無法探入,這時候,這個龐然巨物所能依靠的,只有人的這雙手。
直筒型的CRDM管座要貫穿圓形頂蓋組件進行密封焊,管座密封焊的焊縫結構為不規則“J”型焊縫。焊接材料為鎳基合金,且需多層多道焊接,其角度越大焊接難度越大,極其考驗手工焊操作者的焊接水平。在中國一重專業化的核電焊接團隊中,殷存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越是難度大的產品他越愿意挑戰,在不斷學習提升、摸爬滾打中,練就了精湛的技能水平,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已成為“J”型坡口手工密封焊接的不二人選。
其中特種小型反應堆的頂蓋較小,內側整體是一個平面,采用氬弧焊焊接,作業時只能跪在里面,當時班組還承擔著其他重要工作,人員分流,原本應由三個人三班倒的工作,只能由兩個人進行大班作業,工作時長和工作量都大大增加,他和另一名組員須長時間跪在里面,把膝蓋跪腫了,手上卻不容有失,他們沒有怨言,不僅提前2天完成任務,且探傷一次合格。
于“不可能”之內,用匠心攻堅克難
在進行防城港4號項目穩壓器電加熱器套管“J”型坡口密封焊接任務中,要面對一共108根不銹鋼小管內徑23.6mm,焊后要求22.7mm銅棒檢測,單邊0.45mm的間隙;防城港3號機組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在過渡段與徑向支承鍵組焊過程中,首次焊接新項目,對徑向支承鍵的焊后位置度要求很高,且全部采用鎳基焊材進行焊接,要保證單邊在1.5㎜以內,該項目的徑向支承鍵體積大,厚度達240㎜,長度近500㎜,而且在裝配過程中只能保證變形量在0.5~1㎜之內,只剩下不到1㎜的量由焊接控制變形……這些僅僅寫在紙上就讓人望而生畏的“不可能”的要求,是殷存柱和他的班組匠人精神的注腳。
人們夸贊一位好的工匠常說“埋頭苦干”,但在埋頭苦干之外,殷存柱和他的班組也抬頭思考,向方法求索。新型第四代堆預埋件作為該堆型主容器的底部支撐,是該堆型主容器穩固放置和平穩運行的基礎,其結構穩定性不容有差。預埋件全部由不銹鋼制成,屬于結構件,體積大。焊接的重點和難點就是在保證局部焊接變形可控的情況下進而滿足總體尺寸,這對于焊接的精細程度和穩定程度,以及各局部間的調整可控度都提出了較高要求。
殷存柱帶領班組刻苦鉆研,在吃透圖紙的前提下,反復校對各方尺寸,在確保每條焊縫質量及尺寸的情況下,宏觀考量其它部件的要求尺寸,摸索出了一套“局部擊破、全局考量,以點保面、以面校點”的工作方法,為該堆型后續生產提供寶貴的實踐經驗。
于平凡日子里,以責任匯聚力量
多年來,殷存柱在注重自身發展的同時,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借助“導師帶徒”的平臺,將所學、所思、所想、所總結,傾囊相授。在同事眼中,他永遠是一名好“老師”、好師傅。在公司全面提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為人才培養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在生產遇到重重困難時,他常主動留守生產一線,在生產現場吃、住,晚上工作到9點多,使生產有序進行。他說能為“國之重器”奉獻自己的力量,打造中國靚麗的核電名片,他感到榮幸和自豪。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