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3-11
3月1日,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發的“氫騰”燃料電池產品設備在南極秦嶺站成功發電,首次實現了氫能技術在南極環境下的應用。本次投運的新能源微電網系統,是我國在南極清潔能源利用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由于新能源制氫和氫燃料電池發電具有良好的低溫適應性,氫電耦合的“風-光-氫-儲-荷”供能系統就成為極地惡劣環境的優選。
“氫騰”燃料電池是微電網的核心部件之一,在微電網運行過程中,氫能既起到了儲能的作用,又起到了分布式能源的作用。在風光條件良好的時段,系統使用多余的電力制氫,通過存儲氫氣實現儲能;在風光發電條件不好時,通過氫燃料電池將氫氣轉換為電能和熱能,系統可為站區提供約2.5小時、最大150千瓦的供電。
“接到南極清潔能源供能任務時,距離設備發運倒計時僅有500天。”項目團隊負責人回憶當時的場景,“高寒、強風、輻射、極晝極夜、低氣壓……氫發電產品在極端環境下的應用還是全新的,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
接到任務后,項目團隊上設備,提性能,攻難題,定方案,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實施。2023年9月,項目團隊趕赴天津、內蒙古等地,模擬南極用電環境進行低溫測試,確保產品在極端條件下的穩定運行。2025年1月8日,搭載“氫騰”燃料電池的設備順利到達秦嶺科考站……項目團隊雖未能前往現場,卻時刻牽掛著南極的一舉一動,全程提供遠程技術支持,與遠在萬里外的南極項目組心手相牽、并肩作戰。3月1日,搭載“氫騰”氫燃料電池的設備及系統在秦嶺站完成安裝調試,成功發電,驗證了氫燃料電池產品在極端低溫環境中的可靠性,填補了氫能在南極能源系統建設中的應用空白,為極地環境及低溫惡劣環境能源系統建設、微電網建設提供了樣板。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