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主力軍】張少華:打造物探“中國芯”
【科技創新主力軍】張少華:打造物探“中國芯”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4-09
從“兩寬一高”技術領跑全球,到萬米深地勘探實現突破。作為中國石油集團物探首席專家,張少華帶領團隊,持續破解深海、深地、非常規及老油田挖潛等“兩深一非一老”領域難題,以科技創新更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此前,石油勘探主要集中在埋藏淺、油層厚的區域,勘探難度相對較小。隨著勘探開發進程不斷向縱深發展,深度在5000米以內、地質結構簡單的油氣資源越來越少,要找到新油氣藏,必須要向深層、超深層和復雜構造及非常規等高難領域進軍。我國油氣勘探多為地表地下“雙復雜”地區,一方面現有的地震波激發技術很難傳達到深度更深、結構更復雜的巖層;另一方面獲取到的地震波信號不夠清晰,無法對地下巖層的結構和油氣儲存情況作出準確判斷。傳統物探方法對上述兩方面難題的不適應性逐漸顯現,亟需研發新一代地震勘探技術,充分獲取寬方位高密度空間信息和寬頻信息,提高資料品質,滿足深層超深層、復雜構造等接替領域勘探需求。
為此,張少華帶領團隊持續攻關,開展了“兩寬一高”項目,首創了全新一代地震勘探技術體系,在理念方法、高端裝備、工業軟件等方面都取得了從0到1的突破,解決了全球最復雜地質條件的油氣勘探難題,探測能力實現了從5000米到萬米的歷史性突破。“兩寬一高”即寬頻、寬方位和高密度,可以說是用高清相機給地球照相。寬方位相當于從不同的角度來照相,得到地下全貌;寬頻相當于彩色照片,能顯示地下豐富的信息;高密度就相當于數碼相機的高像素,像素越高,照片質量越好。如果要形象比喻勘探精準的提升程度,相當于從原有地下4公里以內發現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油氣藏,提升到在萬米的深度發現1個網球場大小的油氣藏?!皟蓪捯桓摺奔夹g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已成為全球物探行業的主流技術,推動地震勘探進入“高清時代”,為超深層、非常規油氣勘探提供了新的范式。
技術攻關之余,張少華還十分重視人才培養,他結合實踐提出“基層練兵”理念,依托國家級項目為人才搭臺子、壓擔子、架梯子,推動科研與生產深度融合,為科技人員搭建成長平臺,創造成長空間,鍛造了全鏈條創新梯隊。如今,他又將團隊的科研目標瞄向了縱波、橫波、轉換波聯合勘探技術,全力打造全產業鏈服務能力,為更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不斷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