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4-11
在廣西梧州泗洲島,有一座被譽為“西江明珠”的水電站——國家電投所屬長洲水電站,以水輪機的轟鳴與光伏矩陣的靜默,將清潔能源送往萬家燈火。近日,在晝夜交替中,總有一群身著深藍工裝的身影穿梭于鋼鐵與電流交織的戰場,他們是水電站的檢修鐵軍,正為長洲水電1號機組A級檢修展開攻堅。
時間回溯至檢修啟動前,水電技術監督試驗班的李泳德半跪在外江廠房的庫房里,手中的超聲波探測儀緊貼1號機組吊具表面。儀器屏幕上的縱波,是機組“骨骼”是否強健的密碼。突然,波形不再是一個縱波,出現了缺陷波。李泳德眉頭緊鎖,反復比對同類部件數據,精準測算缺陷的深度與范圍。
隨后,檢修戰役正式打響。七層樓高的天車駕駛室內,橋機操作員王永華緊握操縱桿,鎖定下方百噸閘門。這是吊裝的關鍵時刻——要將百噸重的龐然大物精準落位,誤差必須控制在1厘米以內。所有準備工作已就緒,他屏住呼吸,指尖輕推操縱桿,天車吊鉤緩緩下移,準確落位。這是長洲檢修鐵軍的精度美學。
深入江面30米下的機組流道,水輪發電一班的羅家盛蜷身拆卸受油器,狹小的作業空間里,他不得不長時間保持蹲姿或彎腰,甚至有時需要在高空作業。往年檢修中,泡頭水平、垂直支撐檢修兩側腳手架的搭設,從上流道地面-12.35米搭設至-3.8米,需8人搭設4天才能完成。今年檢修中,他和隊友首次應用自主設計的模塊化鋼制梯籠平臺,泡頭水平支撐拆卸梯籠搭設只需要3人2天便可完成,效率提升的同時更顯著降低高空墜落風險。
破曉時分,電氣保護班技術骨干韋先強剛結束3號機組保護系統傳動工作。作為1號機組保護裝置改造的核心成員,他深知此次1號機組A級檢修工作的開展是驗證發電機組保護系統改造后能否穩定運行的最直接方式?!安顒颖Wo是機組的神經末梢,誤動一秒,全網癱瘓。”對此,韋先強始終緊繃一根弦,從2022年到2025年,他參與完成了15臺機組保護裝置的改造,編寫的保護裝置技改方案摞滿辦公桌,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對“零失誤”的執著。
在大家的努力下,長洲水電1號機組再次并網成功,機組的轟鳴聲穿透暮色,在潯江兩岸回蕩。廠房外,檢修隊員們倚著工具箱眺望對岸——遠處樓宇的燈火漸次亮起,與天際最后一抹橙紅交融成暖色的畫卷。在長洲水利樞紐的鋼鐵脈絡中,這樣的場景年復一年定格:焊工蜷身于流道深處,電弧光下飛濺的焊花凝成魚鱗狀焊縫;技術員攀爬在機組軸承旁,指尖劃過每一道齒輪凹槽,校準的精度如同丈量時間的刻度;百噸閘門在橋機操控下平穩閉合,液壓驅動的聲響與江水轟鳴交織成協奏曲……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