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堅守,信念的力量
——記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李金平
——記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李金平
海外堅守,信念的力量
——記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李金平
——記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李金平

文章來源:群眾工作局 發布時間:2016-01-06
李金平同志現任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中地集團總經理助理兼南部非洲經理部總經理。截至2014年底,李金平同志帶領的南部非洲經理部總資產從成立時的1.5億元增長到6.4億元,增長了3.3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則分別增長了3.8倍、1.73倍。
長達17年多的海外工作,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以及對待事業的專注和激情,是李金平同志帶領南部非洲經理部取得優異成績的基礎和源泉。
——海外堅守,信念的力量。
17年如一日,從剛參加工作時的年輕小伙兒,到如今白發絲絲、干練、內斂的經理部總經理,李金平獻身海外事業的執著堅守不曾改變分毫。
1996年是李金平海外鍛煉的第一次經歷,到巴基斯坦北部隧道工程項目擔任施工技術員,雖然只有幾個月的實踐時間,但他見識了海外大型工程、大斷面隧道施工的大場面,憑著真誠學習的態度與外國監理、當地施工技術人員建立了良好關系,初步理解了海外工程項目的管理程序,并迅速增加了許多英語專業技術詞匯量。而從1998年1月李金平被公司派往尼日利亞,他就開始了長期的海外生涯,從此幾乎再也沒有在北京過上過整月的生活了。
李金平到非洲后參與的第一個項目是中地尼日利亞經理部承建的尼日利亞Daura大壩工程,他擔任現場工程師,很快進入了角色。熟練掌握并積累經驗沒用多少時間,但報賬單卻異常不順。面對外國監理的偏見、挑剔甚至刁難,李金平注意用真誠來影響他、感動他。監理公司副總監出了車禍,他第一個趕到現場營救,并給予周密安排和真心慰問;負責監理喜歡吃中國菜,他讓經理部廚師特別做了幾道菜,親自送給監理品嘗;晚上到監理家匯報工作,恰好監理有事外出,李金平和項目經理在他家門口等候幾個小時,直到深夜才見到了遲歸的監理。心誠則靈。此后,李金平的工作順利多了,工程得以順利竣工,為項目爭取了效益,為企業贏得了品牌,為中國人贏得了贊譽。
——以身作則,進取的銳氣。
對待工作,李金平總是先人一步,為人表率,而且無私無畏,把維護公司利益當成自己應當做的事。在Daura大壩施工期間,土方工作涉及裝藥量幾百公斤的大型爆破,很危險,讓人提心吊膽,李金平總是親自操作。施工時取土地點距離較遠,運土車經常出現偷油現象,給項目部造成較大損失。半夜里,李金平親自安排到路上抓偷油的人,并給予教育和處罰,漸漸制止了偷油風。
1999年10月至11月,受經理部派遣,李金平獨自前往贊比亞投標,這是中地開拓南部非洲市場的前奏。他只帶了個手提電腦,住在招待所里,親自做標投標,堅持了近兩個月。這次投標雖然合同額不太大,但取得了供水、土路兩個工程項目,使中地旗號歷史性地打入南部非洲市場。2000年1月,中地贊比亞項目部成立,李金平任經理。從此,無論是擔任項目部經理、中地東非經理部副總經理還是擔任中地南部非洲經理部總經理,投出的所有工程項目的標書都是李金平親手做的。這并不是他對手下員工不放心,而是為了了解市場,了解工程項目的難易程度,提前掌握施工中的難點和重點。李金平在工作中歷來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和自己的團隊,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基本素質和一個優秀青年銳意進取的銳氣。
——一心為公,大愛的情懷。
在非洲工作需要勇氣,常年奮斗在非洲更需要莫大的堅持和努力。17年來,李金平心系公司,鐘情事業,在所不辭,無怨無悔。2011年,贊比亞總統大選,候選人激烈的反華言論給初具規模的中地南部非洲經理部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面對200多名從國內跟隨他到贊比亞開疆擴土的同事,以及2000多名當地的務工人員,還有將近3億元人民幣的國有資產,李金平寢食難安。他時刻與大使館、經商處保持聯系,了解時局,往返盧薩卡和北京與總部領導商量對策,不懼危險多次前往贊比亞、馬拉維、莫桑比克等國家的項目駐地,保證了贊比亞政局動蕩期間各項工程的順利進行,保障了施工項目的人員安全和國有資產的安全,而他本人卻在這個過程中熬瘦了十幾斤,滿頭黑發竟然悄悄花白。
為了能夠更好地與當地員工和諧友善共處,減少中國員工與當地員工不必要的矛盾摩擦,李金平經常組織中方員工學習當地風俗習慣,提醒大家入鄉隨俗,在方方面面尊重當地員工,還為當地愛好足球籃球的孩子們建設場地,讓他們也感受到中國人的溫情。這些活動都贏得了當地民眾的一致好評,促進了公司與當地民眾員工能夠更好地平和共事,為公司樹立了良好的企業信譽和形象。
隨著事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李金平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他常年與在國內的妻兒分離,幾乎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有一次,剛上小學的兒子暑假來贊比亞與他團聚。兒子剛來沒幾天,李金平就要出遠門。清晨臨行前,兒子哭著對爸爸說,“你一年不陪我幾天,我好不容易來了,你又要出去。”作為父親的他聽到這番話心痛不已,但為了不影響工作,他舍小愛獻大愛,毅然含著眼淚走出家門,踏上了去萊索托投標的征程。
——知難而進,忘我的境界。
創業的路途并非一帆風順。2002年南部非洲經理部陷入最艱難的境地,贊比亞學院建筑項目虧損,馬拉維項目太小,市場份額嚴重萎縮。有一段時間,沒有資金和設備的支持,李金平甚至需要從其他中資公司借錢來維持運轉。面對天大的困難,李金平沒有打退堂鼓,而是選擇了堅持——矢志不移地堅持。在他的努力下,經理部逐步向贊比亞周邊的萊索托、莫桑比克等國家發展,并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經理部市場領域和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也得到顯著提高。度過難關后,李金平著眼長遠,大膽向公司提出了創新型的改革方案。他認為,不改革沒活路,只有改革才能留住人才,才能促進經理部的健康持續發展。改制之后,南部非洲經理部的規模進一步擴大,成果更加顯著,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年年名列中地集團海外各經理部前茅,還為公司培養了大批的技術骨干和業務精英。
如今,當年的青春小伙早已跨過不惑之年,李金平在海外堅守了17年,而且仍然在義無反顧地堅守。他在平凡中堅持,在挑戰中磨礪,在執著中成長,為企業、為國家奉獻了青春,揮灑了激情,貢獻了力量。2010年榮獲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2013年1月,李金平因在海外工作超過15年而受到表彰,榮獲中地集團“特別奉獻獎”,同年9月,李金平又被國資委授予“中央企業勞動模范”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