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國外核電界紀錄的創建者
——記中國廣核集團 臺山核電有限公司楊亞璋
——記中國廣核集團 臺山核電有限公司楊亞璋
國內國外核電界紀錄的創建者
——記中國廣核集團 臺山核電有限公司楊亞璋
——記中國廣核集團 臺山核電有限公司楊亞璋

文章來源:群眾工作局 發布時間:2016-01-06
從一片荒蕪的小漁村,到即將成為世界EPR首堆。幾年來,臺山核電站一直在變,現場工地越變越有樣,生活區越變越漂亮。2015年4月28日,人民大會堂,來自臺山核電基地的楊亞璋獲得了“全國勞動模范”的榮譽。“能夠有幸得到這個榮譽,是整個團隊的努力,我為臺山核電這個項目感到自豪!” 在楊亞璋心中,這個榮譽應當歸屬于整個臺山核電建設團隊,他的成就、他的故事即是整個臺山核電基地創新發展、拼搏進取的縮影。
率團隊開創多項業界紀錄
楊亞璋,湖北孝感人,1995年大學畢業后投身核電建設,現任臺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工程部施工分部經理。自2009年以來,楊亞璋率領團隊,在臺山核電項目建設過程中,創下了一個個國內國外核電界紀錄:打破國內核電站一次澆筑量和澆筑厚度最大記錄;首次在國內核電站核島鋼襯里施工中采用模塊化施工方案;堅持自主化研制,核島犧牲砼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單月核島安裝點數連續24個月超過20萬點……
楊亞璋帶領團隊引進模塊化施工技術,吸收和反饋了芬蘭和法國核電站同類方案優缺點,在臺山EPR核電站進行了優化,采取分層拼裝、整體吊裝的施工流程,避免交叉施工的干擾,并創造性地采用了工裝---網架這一吊裝工具,減少了鋼襯里模塊在吊裝過程中產生的變形,確保了模塊化施工質量。臺山核電站鋼襯里模塊化施工是國內核電站首次成功實踐,是核島鋼襯里施工工藝的一次重大突破和創新。
“工藝創新是靠經驗積累和實踐鍛煉出來的。當你了解東西越多,隨著問題的深入,你會發現未知的東西越來越多,需要學習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也更加促使自己去提高自己。”楊亞璋對自我嚴格要求,在工作中,特別注意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身先士卒,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作為專題項目組負責人,楊亞璋負責重大工程節點的推進工作。臺山1號機組核島穹頂吊裝三個多月時間,他和同事們基本都要忙到晚上十一二點,經常趕不上食堂正餐,大家只好以面包果腹。但苦盡甘來的喜悅顯然更讓人欣慰,“當吊裝成功的一剎那,感覺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對現場突發的質量安全問題,楊亞璋及時介入,身先士卒,在確保流程的前提下,強力推動問題的解決。臺山1號機組反應堆廠房反應堆壓力容器支撐環灌漿質量問題,就是楊亞璋帶領團隊攻克的難關之一。
楊亞璋回憶,反應堆壓力容器支撐環和混凝土之間按要求留有0.2毫米間隙——這相當于頭發絲的厚度。怎么才能留準這么精細的空隙,成為擺在楊亞璋和團隊面前的一道難題。
他們嘗試了各種清理工具,薄鋸條、塞尺甚至是琴弦。只要是大家熟悉的工具挨個上,結果都沒成功。因為縫隙太小了,根本沒有工具能放進去。當時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經過多番努力,楊亞璋他們在市場上找到一種金鋼線,通過拉鋸的方法把灌漿拉開,再用卡尺測量。工程師24小時盯著現場,十幾名工人接力作業,終于成功在1月內將16個接觸面的灌漿清理出來,留出精準的空隙。當清完最后一個空隙,外方作出“OK”手勢時,現場所有的人都歡呼起來。
“其實這樣非常棘手的問題,現場經常會遇到。但再棘手的問題也必須透明透徹地解決,決不能放過,這是核安全文化的要求。”楊亞璋說,他自己也被這種苦盡甘來的情緒感染著,“我們期待臺山核電早日發電,當一個項目建設完,我們可能要肩負新的使命。但在過去的建設中,每當我們攻克了一道道難關,取得一次次進步,我們都無比自豪,充滿了成就感。”
偶然中的必然
“全國勞模”這一殊榮的獲得,可能有偶然因素,但更是一種必然。這種必然來自于臺山核電項目的國際影響力。臺山核電項目是中法核能業界的重大合作項目,法、英等國政要都曾造訪臺山,并對臺山項目寄予厚望。而在臺山核電站開工伊始,中廣核,法國電力公司,阿?,m集團,阿爾斯通集團,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中國東方電氣集團,上海電氣集團,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共同組成了臺山項目協調委員會,調集精兵強將組成臺山項目建設大團隊,以“團隊、使命、承諾、共贏”為共同理念,共同努力,致力于將臺山核電項目建設成為國際一流三代核電標桿工程。
這種必然來自于臺山項目團隊在“世界EPR首堆”道路上的拼搏進取。每年,參建的9家企業要定期聚集在一起召開會議,確立目標,通過高層的力量推動臺山核電項目的發展;臺山核電站每一項里程碑的實現,每一次跨越難關,都是參與項目的多家單位共同協作的成果;每一項施工作業,都有中外專家的技術支持,都有來自各方的一線工程師的全力投入……正是在這個大團隊的通力合作下,幾年來,臺山核電從跟隨者變成領跑者,從學習者變成示范者,目前臺山項目工程進度已全面超越國際參考電站,正在朝著實現“世界EPR首堆”的目標前進。
正如楊亞璋所說,“榮譽不僅是對個人及其背后的團隊的最高褒獎,更是對臺山核電建設的充分肯定,將激勵著臺山項目大團隊繼續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