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6-11
“有了它,再也不會發生危險了。”木工師傅李壯站在裝配式節點操作平臺上得意地說道。
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二期工程是中交集團所屬中交三航局承建的全國建設品質示范工程和浙江省寧波市高樁碼頭品牌項目,碼頭平均樁高70余米,樁帽頂端外伸鋼筋密集,作業空間狹小,項目部安裝了防護網進行安全防護。
半個月前,項目部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模擬極端狀態下樁帽施工時不慎“墜入海中”。極端狀態是指樁帽節點施工澆筑混凝土時,安全帶無處可系,防護網無法安裝的一種特殊狀態。雖然發生的概率很低,但項目經理余振剛皺著眉頭說道:“這就是安全隱患,必須解決。”
經安監部審批,從設計圖紙,采購原料到現場加工,一個像固定式“籃子”一樣的節點操作平臺新鮮出爐。“籃子”在碼頭施工中運用尚屬首次,能否完成“首秀”表演,項目團隊心里打起了鼓。
操作平臺被吊裝到指定位置焊接加固,依附在高樁上,底部和四周鋪設防護網,作業人員通過爬梯進入平臺,便可在里面進行施工動作。樁帽節點施工時安全帶無處系的極端條件問題也被解決,操作平臺“首秀”贏得了滿堂喝彩。
在實踐中大家發現,固定式節點操作平臺有明顯的局限性,防護欄被焊住,調整幅度就受限,如果批量投產,將會是一筆不小的成本。梅山二期樁帽寬度為1.7米到3.6米,尺寸不等,整個施工過程要量身打造上千個“籃子”,工程量大,成本很高。余振剛馬上組織召開方案改進會,項目團隊決定將操作平臺的焊接改為鏈接,固定式變為裝配式。
項目團隊一頭扎進實驗室,根據樁帽尺寸,設計出兩種長度的鏈接桿。施工時可以根據不同的樁帽,挑選不同長度的鏈接桿,自行組裝成不同規格的操作平臺,可謂是“百變技”。可是由鋼制材料組成的操作平臺重達200公斤,導致安裝困難。“這個‘籃子’還是太重了,還得給它‘減減肥’。”余振剛一語道出新想法。
“減肥”顯然要從材料入手,余振剛帶領團隊奔走于寧波市材料市場,不久就有了收獲,他們發現了一種輕便型復合材料,這種材料強度符合要求,價格適中。新型材料的運用讓操作平臺“瘦身”為60公斤,裝配方便,更安全可靠,施工人員對操作平臺的“百變技”連連稱贊。
【責任編輯:家正】